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及《合肥市餐飲等場所“瓶改管”“氣改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新港社區服務中心庭湖社區以濱河夢園小區B14棟商業體“瓶改管”工作為突破口,歷時3個月完成燃氣管道安裝,實現從矛盾沖突到多方共贏的轉變,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生動實踐。
精準摸排與分類施策相結合。構建“數據驅動+分類施策”精細化治理模式,組建6支由社區干部、網格員、樓棟管家為成員的上戶小組,開展三輪“地毯式”走訪摸排,累計走訪居民336戶,建立詳實工作臺賬;在全面掌握群眾訴求的基礎上,創新實施“三分工作法”,將居民細分為“同意、考慮、不同意”三類,對同意戶及時跟進服務,對考慮戶加強政策解讀,對不同意戶開展“一對一”攻堅。針對不同意的居民,工作小組逐一分析原因,量身定制解決方案,通過上門發放“一封信”開展“一對一”溝通,成功推動95%居民支持改造,以“共情式”溝通贏得群眾信任,為基層治理奠定堅實群眾基礎。
黨建引領與多方協同齊發力。搭建“1+4+N”工作體系,成立由社區黨委牽頭,新港中心城市管理執法中隊、燃氣公司、物業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聯合工作組,在工作推進中,注重整合行政資源與社會力量,通過召開座談會、組織現場協調會,及時商議解決施工方案、管線走向、群眾意見等各類難題;發動社區黨員、紅色小管家、志愿者等50余人次參與宣傳動員,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協同、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營造“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濃厚氛圍。
柔性執法與長效服務雙推進。建立“動態走訪+定期巡檢”工作機制,工程實施階段,采取“宣傳引導先行、矛盾調解跟進、執法保障托底”的柔性工作方式,新港中心主要領導一線指揮,社區全體人員走訪調解,城管部門全程保障,直觀面對群眾訴求,有效降低施工阻力;工程完工階段,將工作重心由“工程實施”轉向“長效服務”,采取“雙定期”工作法,每月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與宣傳,動態掌握22戶改造范圍的商戶用氣情況,確保商戶安全用氣知識知曉率100%全覆蓋,聯合燃氣公司每年開展燃氣巡檢,落實后期維護責任,確保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實處,彰顯基層治理的溫度及可持續性。
“瓶改管”工作既是提升燃氣安全水平的民生工程,更是創新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下一步,新港社區服務中心將持續探索“黨建引領、多元共治、長效惠民”的基層治理新路徑,通過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構建協同治理網絡、堅持長效思維,實現政府治理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