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少年被頭疼折磨,最終不得不離開校園,沒想到最后被揪出來的元兇竟然是心臟上的“小洞”。日前,在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 安徽省兒童醫院,醫生為少年的心臟植入了一枚“可吸收卵圓孔未閉封堵器”,幫助他重獲健康,準備重返校園。
近三個月來,小杰(化名)被劇烈的頭痛折磨得苦不堪言。這種如影隨形的疼痛不僅嚴重影響了他的學習,最終迫使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校園。在輾轉求醫的過程中,常規的頭顱CT、MRI檢查均未發現明顯異常,病因始終成謎。
轉機出現在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 安徽省兒童醫院。該院兒童心血管科醫生將排查重點轉向心臟,通過細致的超聲心動圖檢查,終于揪出了“罪魁禍首”:小杰的心臟存在“卵圓孔未閉”。這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指左右心房間的隔膜上本該閉合的卵圓孔未能自然關閉。
該院兒童心血管科主任醫師趙勝團隊為小杰制定了先進的微創介入治療方案。手術中,醫生通過股靜脈建立通路,將一枚先進的“可吸收卵圓孔未閉封堵器”精準植入心臟。與傳統金屬封堵器不同,這種新型器械采用特殊生物材料制成,在完成封堵使命后能逐漸被人體吸收代謝,避免了金屬異物長期留存體內可能帶來的隱患。
術后效果立竿見影。折磨小杰數月的頑固頭痛迅速緩解并最終消失。短短幾天后,這位重獲健康的少年就順利出院,準備重返校園。
“近年研究發現,部分不明原因的偏頭痛或頑固性頭痛可能與卵圓孔未閉有關。”趙勝介紹,這個異常通道可能讓靜脈系統中的微小栓子繞過肺部過濾,直接進入腦循環,從而誘發頭痛甚至更嚴重的后果。可吸收封堵技術的應用,不僅為這類患者提供了微創有效的治療方案,其“植入后消失”的特性更代表了先心病介入治療向更符合生理愈合方向的重要進步。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汪漪 實習生 王焱麗 通訊員 楊貴明 張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