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創板開市迎來六周年。作為新興的科技城市,在國內“產業知識圖譜”專業研究機構上奇研究院7月25日發布的報告中,合肥以20家科創板企業數量排名全國第六位,安徽以24家科創板企業數量也排名省份第六位。
2019年7月22日,作為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和科技創新的核心樞紐,科創板在上交所正式開市。上奇研究院報告顯示,截至目前,科創板上市企業589家,總市值突破7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全球領先的硬科技企業上市平臺。從2019年至2025年7月之間,2019年當年科創板有70家企業上市;2020年143家企業上市;2021年達到高峰,當年有162家企業上市科創板。2022年上市124家;2023年上市67家;2024年上市15家;今年已上市8家。
在全國城市中,上海、北京、蘇州為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最多的前三個城市,分別有91家、74家、57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深圳、杭州分列第4、5位,分別有50家、3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作為新興的科創城市,合肥以2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位居榜單第6位。在榜單上,蚌埠市以2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排名第39位。從全國各省份來看,江蘇省以113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數排名全國首位,上海、廣東各有9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北京、浙江分別有74家、5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安徽以24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排名全國省份第六位。
從上市時間來看,科創板上市企業從成立到上市平均歷經14年,32.4%的企業上市周期為10~15年。
從資質分布來看,科創板上市企業中,包括國家級單項冠軍6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316家、省級專精特新284家、國家高企556家。
從產業分布看,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為前三產業領域,分別有305家、204家、197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之后是軟件與信息服務(194家)、科技服務(192家)、互聯網3.0(165家)、智能終端(159家)、大健康(156家)、集成電路(144家)、算力(139家)。
從經營指標來看,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科創板上市企業平均研發費率16%,62%企業實現盈利,平均利潤率30%。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