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英雄的外孫考上清華了!”連日來,一條喜訊在蕭縣不脛而走。
7月22日,蕭縣白土鎮董店村的余學盛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在外祖父盧致儉的遺像前低聲傾訴:“外爺,您教我的,我都記著呢。進了清華園,我會刻苦攻讀,為國爭光。”
余學盛的家中,一張張泛黃的照片掛滿墻壁。照片上的戰士是余學盛的外祖父盧致儉——在長津湖戰役中創造殲敵14人奇跡的英雄。
1950年11月,朝鮮長津湖地區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嚴寒,氣溫驟降至零下30多攝氏度。22歲的盧致儉隨27軍80師潛入這片冰雪戰場,身為尖刀排戰士的他,與戰友們在雪地里潛伏了整整三晝夜。“渴了捧雪當水喝,餓了啃凍成冰疙瘩的饅頭和土豆,槍栓凍得拉不開,手一碰到槍身就黏掉一層皮。”多年后,老人給外孫余學盛講起這段經歷時,總會下意識摩挲著雙手。余學盛記得,外祖父講這段故事時,渾濁的眼睛會突然發亮。
余學盛的童年記憶里,家住一里外的外祖父經常拄著拐杖來看他,叮囑他好好讀書。“外爺沒讀過書,但是比誰都懂知識的力量。他常說,你們要學好文化,把國家建得強大起來。”余學盛說,小學五年級時,他在作文里寫下“我要考清華北大”的志向,外祖父高興地逢人就說:“俺家這小外孫有志氣!”
2019年,余學盛進入縣城一所初中,外祖父常去學校看他。有一次,他因考試失利有些灰心,外祖父拉著他的手,翻看當年他和戰友們的合影,“你看這些戰友,犧牲時才和你這般大,他們連明天都看不到,你遇到的這點困難算個啥?”
外祖父的話,成了余學盛前行的動力。多年來,他先后獲得各類獎項80多次,4次在省市縣學科競賽中獲獎。這個夏天,他如愿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盧致儉的孫輩中,迄今已有10人進入高等學府,其中兩人分別獲得博士和碩士學位。“英雄后代個個都有出息。”村里人提起盧致儉的孫輩,總是贊不絕口。
作者 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