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窨井蓋,關乎老百姓“腳底下的安全”。7月16日,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我省將創新窨井蓋安全管理模式,將窨井蓋安全管理納入省級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二期)建設,實現對窨井蓋安全狀況的實時監測和預警。
為加強窨井蓋安全管理,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發生,省住建廳近年來會同多部門積極建立協同建設管理工作機制,加強窨井蓋的排查體檢和維護管理。主要包括:鼓勵生產企業引入模塊化模具、數控加工中心等智能化設備;對于工作發現、群眾舉報、行刑銜接等渠道中獲取的偽劣窨井蓋、偷盜窨井蓋違法犯罪線索,組織屬地公安機關巡線深挖,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對存在破損、下沉、松動等情形的及時維修加固,加強公路窨井蓋的管理維護;建立窨井蓋底數檔案,完善定期巡查機制,對自行發現或群眾通過數字城管、12345熱線、客服熱線等渠道反映的窨井蓋沉降、缺失、損壞而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建立及時響應和24小時內修復制度,提高安全事故防范能力。
針對部分省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窨井蓋質量管理的建議”,省住建廳表示,將持續推進窨井蓋隱患治理,規范工程建設施工,創新窨井蓋安全管理模式,守護老百姓的“腳下安全”。據悉,我省各地將持續開展窨井蓋治理專項行動,按照“誰所有、誰負責”的原則,開展全覆蓋、無死角的安全隱患排查。針對廢棄、破損、下沉、松動、缺失等情形的窨井蓋以及低洼、易澇等地區的窨井,分類編制隱患整治清單、隱患銷號清單等,確保窨井蓋隱患整改責任、措施、時限的全面落實。
按照相關要求,井蓋施工安裝應選用符合國家或地方產品標準的井蓋產品;地下管線建設項目施工時,應結合窨井蓋設計使用年限要求和周邊環境條件,科學合理選擇窨井蓋產品,嚴格按照有關技術標準進行安裝。同時加強窨井蓋施工驗收管理,窨井蓋驗收不合格的,主體工程不得交付使用。與此同時,我省將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和新技術應用,創新窨井蓋安全管理模式,將窨井蓋安全管理納入省級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二期)建設,實現對窨井蓋安全狀況的實時監測和預警,利用科技賦能,提高智能監管水平。
另外,我省還將鼓勵群眾舉報故意損毀、偷盜窨井蓋等違法犯罪行為,并對涉窨井蓋違法犯罪行為及時移送有關部門依法嚴懲。對產權單位、管理單位等責任單位管養維護不到位、巡查維修不落實以及主管部門監管不力的加大曝光力度。
【新聞附件】
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市正在進行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市政部門通過開展設施“網格化”巡查維護工作,逐路逐段開展精細巡檢,對發現的問題按輕重緩急建立整改臺賬,責任到人開展包保整改。通過拉網式排查不留死角,全天候快速響應市民投訴,落實“接訴即辦”,涉安全隱患問題24小時內處置完畢,其他病害問題全部納入整改臺賬,限時銷號辦結。針對“常投訴”“易復發”的疑難問題,合肥市城建局聯合城管、供電、通信等部門會商對策,制定相應的整改方案,并在施工中加強管理,力爭少占道、不擾民,嚴格按照“干一處成一處”的標準避免反復維修。截至今年5月底,已累計完成人行道、瀝青路面、窨井蓋、橋梁、照明等病害整治2400余處,市政設施完好率不斷提升,市民出行更加安全有序。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