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圍繞“踐行為民宗旨 建設法治中國”主題,邀請司法行政領域5位基層代表與中外記者互動交流。六安市霍邱縣夏店鎮磚佛寺村村委會主任金其華向記者們介紹自己作為村“法律明白人”的工作心得。
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金其華扎根基層30多年,秉持著“群眾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的原則,無論村民之間發生了大矛盾還是小糾紛,他都第一時間趕到。
2019年,他組建了志愿普法服務隊,為周邊5個鄉鎮67個村義務開展普法1000多場次,在化解矛盾糾紛中堅持以案普法。2021年,國家實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干了三十多年人民調解工作、擔任十幾年村支書的金其華擔任村“法律明白人”。
“我作為一名村‘法律明白人’,發揮社情民意傳遞員、法治教育宣傳員、矛盾糾紛化解員、法治實踐引導員作用,積極投身‘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不斷讓法治觀念和文明新風深入人心,群眾守法用法意識日益增強。”金其華說,他的人生經歷很簡單,這些年來從未離開過其所在的村,他的心愿也很簡單,就想村里的老百姓過得好,“如果每個村子都平安了,我們的鄉、縣、市、省也就平安了,我們的國家也就平安了,法治中國建設的前景也會越來越美好。”
在被問到與人民群眾打交道的過程中,通過哪些“接地氣”的工作方式來推進基層法治建設的問題時,金其華回答說,他通過召開“板凳會”的方式,宣傳普及群眾遇得到、用得上的法律政策。針對農村地區留守老人對電信詐騙識別能力弱的情況,他走村入戶,宣傳“反電詐”知識,講解群眾身邊發生的典型案例,進行“反電詐”測試,群眾防范意識越來越強。通過持續不斷的法治宣傳,努力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金其華堅信,群眾利益無小事,只要他用心辦好群眾的每一件事,群眾就會認可和信任,他自己也會更加認可和相信法治。“我們‘法律明白人’在基層普法,一定要把‘法言法語’變成‘鄉音土語’,讓群眾感受到真情實意無處不在,在潛移默化中讓法治力量深入人心?!?/p>
三十多年來,金其華把群眾當家人,群眾也把他當親人,“有事找金其華”成了群眾的口頭禪。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張劍 實習生 吳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