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由合肥城投代建的滬漢蓉橋改造工程全面放行通車。這也意味著,滬漢蓉橋通行的舒適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提升,繁華大道的整體通行能力也進一步增強,更為市民出行及貨運通行提供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
翻開合肥市地圖,市民們可以發現,繁華大道是合肥南部東西向貨運主通道,滬漢蓉橋是這條通道的重要節點。滬漢蓉橋改造工程位于合肥經開區與包河區交界處,西起繁華大道與芳庭路交口,與宿松路快速化改造繁華大道節點工程順接;向東連續上跨十五里河及G3京臺高速后至規劃緯一路,終點為徽州大道向西約350米處。該橋全長920米,其中上跨橋長480米,規劃紅線寬60米,為城市主干道。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改造完成后的滬漢蓉橋主線橋為雙向六車道,輔道橋為雙向四車道,并設置獨立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同時在繁華大道與芳庭路交口設置過街人行天橋一座。
“該工程最大的亮點是踐行城市更新理念——‘留改拆’并舉。”據合肥城投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工程通過超前謀劃、方案論證和設計優化,最大限度利用現狀滬漢蓉橋結構,整體遵循“上部結構拆除,下部結構利用”的老橋改造提升方案。在改造過程中,拆除重建位于京臺高速兩側橋墩、十五里河中央橋墩,整體保留利用位于京臺高速中央分隔帶處橋墩,其余橋墩拆除老橋蓋梁,墩柱保留利用?!巴ㄟ^老橋下部結構再次利用,共計節約建設投資1000萬元以上。”
由于該工程的施工環境復雜(橋下有十五里河水系、地面有京臺高速屏障、空中有220kv高壓走廊),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合肥城投綜合運用移動互聯網、BIM+GIS及物聯網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主動優化建造工藝,經歷“八個階段交通轉換、四次跨京臺高速主線精準頂推”,最終完成施工。“不但保障了施工期間十五里河水系、高速公路及高壓走廊安全運行,還保障了繁華大道及京臺高速兩個方向市民正常通行,甚至提前3個多月全面放行通車?!痹撠撠熑烁嬖V記者,本次橋梁改造不僅消除了既有老橋結構安全隱患,提升了繁華大道的通行能力,還對既有十五里河阻水護砌進行拆除和水工改造,提升了十五里河泄洪能力。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該工程還同步建設下穿京臺高速污水主管網,不但連通了十五里河截污及南站片區既有污水管網,還提升了現有污水系統運行能力,并為接入飛龍橋污水泵站預留條件。考慮到京臺高速遠期可能加寬擴能,本次工程還在該高速兩側預留了空間。同時優化跨京臺高速范圍落水管設置,最大限度降低了后期養護難度。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 圖片由合肥城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