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省發改委、人行安徽省分行了解到,近年來,安徽省面向農業發展融資需求,積極開發推廣一系列特色化精準化信貸產品,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金融動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省涉農貸款余額達2.63萬億元,規模位居全國第5位。
創新農業領域特色金融產品, 我省近年來推動金融機構單列涉農信貸投放計劃,創新推出“種業貸”“農機貸”“大棚貸”“活體貸”等一批用途明確的特色信貸產品。針對農戶資金需求“短頻快”特點,推動各金融機構創新30萬元以下、純信用無抵押個人經營類貸款。建立“貸款+戰略協議”雙軌銀企合作模式,累計為456戶涉農主體發放中長期貸款11.86億元。
推進貨幣政策工具場景化運用,我省 充分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激勵作用,推動各項金融政策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對接,截至目前全省支農再貸款余額達273.1億元。積極探索“再貸款+金融產品+特色產業”模式,引導央行低成本資金持續流向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
拓展農村資產抵押擔保范圍,近年來我省深化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潁泉區推出“農村土地經營權+擔保”“+地上附著物”“+林權”“+大型農機具”等組合抵押擔保方式,累計發放貸款3.7億元。阜陽市、祁門縣分別發放全國首張“牛票”、全國首單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VEP)收益權質押貸款。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