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浦江經驗的核心啟示
浦江經驗以“主動下訪、傾聽民聲、破解難題”為核心,強調服務前置化、問題導向化、治理協同化。在“浦江經驗”提出20周年的重要節點,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積極響應時代號召,深度踐行“浦江經驗”,以實際行動彰顯金融企業擔當,強化風險預警與教育引導,以專業服務筑牢金融安全防線,助力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為地方實體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典型案例:主動走訪中發現風險端倪
案例背景:2025年初,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客戶經理小王在走訪合肥某餐飲街區時,注意到一家新開業的連鎖餐飲店客流量較大,但門店負責人劉先生卻眉頭緊鎖。小王主動上前詢問:“劉總,看您這店里生意挺紅火,怎么還在為資金發愁?”劉先生嘆氣道:“正想擴張兩家分店,但手頭流動資金不夠。前兩天有人推薦了個‘零門檻’融資渠道,說當天就能放款,利息還比銀行低……”小王敏銳察覺到異常,隨即追問:“對方有沒有要求您支付服務費或保證金?”劉先生點頭:“說是要收3%的服務費,還要交貸款金額10%的保證金。”小王查看該融資渠道的服務協議,發現存在“服務費按季度收取、保證金不予退還”等模糊條款,且該機構無融資擔保備案信息,反向測算成本發現年化成本遠超24%,成功揭露了融資陷阱,避免劉先生的資金損失。
風險剖析:1.資質存疑。涉事機構未公示金融牌照,實際為非法中介,通過偽造合作銀行背書誘導客戶;2.隱形成本。以“低利率”吸引客戶,但通過高額服務費、提前收取保證金等方式變相抬高融資成本,加重企業負擔;3.信息泄露。要求客戶提供身份證、銀行賬戶等敏感信息,存在數據倒賣風險。
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提醒您:
1. 主動核實機構資質,拒絕“高息陷阱”
查驗證照真實性:通過地方金融監管局官網、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官方渠道,核實融資機構是否具備合法資質;
警惕異常承諾:對“零抵押”“超低利率”“當日放款”等話術保持警惕,凡涉及高額服務費、保證金等隱性成本的項目需謹慎評估 。
2.主動保護個人信息,防范信息泄露
不隨意授權:拒絕向非正規機構提供身份證、銀行卡、銀行賬戶等敏感信息,辦理業務時親自到場或通過官方APP操作 ;
銷毀敏感單據:妥善處理刷卡簽購單、合同廢頁等資料,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
3.主動學習金融知識,理性評估風險
識別合同陷阱:簽訂協議前,重點關注利率、還款方式、違約責任等條款,警惕“陰陽合同”或模糊表述 。
分散融資渠道:避免將所有資金投入單一項目,優先選擇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等正規渠道,降低過度負債風險 。
從浦江畔的“下訪接訪”到金融服務的“主動創安”,變的是場景,不變的是“為民初心”。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將以浦江經驗為指引,持續優化“融資+消保”服務體系,為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注入“金融活水”,助力構建誠信、安全、高效的融資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