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省自北向南大氣擴散條件持續變差。根據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預測預報,2025年1月17日夜間至21日,受較強冷空氣疊加浮塵天氣影響,城市污染累積,皖北六市可達中度至重度污染。目前阜陽、蚌埠、淮南、淮北四市已相繼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
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警信息,截至1月17日9時,皖北區域空氣質量以輕度污染為主;阜陽市監測站、蚌埠市淮上區政府、淮南潘集區政府、宿州市社會福利中心等站點顆粒物濃度相對突出。
目前阜陽、蚌埠、淮南、淮北四市已相繼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其中淮北市、阜陽市、蚌埠市自1月16日12時啟動II級橙色預警,淮南市1月17日16時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并均同步執行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減排措施。
記者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獲悉, 會商預計17日夜間-18日,轉受高壓中心至高壓后部控制,東南風速減弱,濕度較大,擴散條件逐漸轉差,皖北區域可達短時中度--重度污染;19日,受弱西北風影響,污染氣團自西北向東南短距離小風輸送,皖北區域短時可達重度污染。20日,轉為偏東風,污染回流擺動,皖北區域短時可能達到中度--重度污染;21日下午至22日,受新一輪冷空氣影響,全省有一次自東北向西南污染傳輸過程;23日-24日,環境空氣質量有所改善。
環境部門提醒,重污染期間,市民盡量減少能源消耗,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心腦血管、呼吸道疾病患者減少戶外活動,敏感人群停止戶外活動,中小學、幼兒園臨時停止戶外活動。
根據Ⅱ級響應減排措施,各地需對工業污染、揚塵污染、機動車污染等采取相關管控措施,提高道路機掃率,盡量減少人工清掃,并根據重污染情況和能見度,視情封閉高速公路道口。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