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西縣緊盯教育領域熱點難點問題,縱深推進集團化辦學,深化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不斷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創新推進數字教育變革,以改革破解瓶頸、以改革激發活力,促進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
縱深推進集團化辦學,外引。2014年啟動集團化辦學試點工作,先后與南門小學、合肥42中、西園新村小學、合肥八中、合肥七中、安師大附屬中學等6個優質教育資源合作,托管11所學校。內培。挖潛縣內優質教育資源,成立合肥八中銘傳高中、合肥八中肥西中學2個教育集團,托管縣內7所鄉鎮初中和1所中心學校,同時,建設“阜南縣肥光小學”。目前,全縣中小學集團化辦學覆蓋率已超過95%。通過集團化辦學,縣域學校辦學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連續5年實現生源回流,引入教育人才80余人,輸出教育干部30余人,為全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持續注入動能,實現了“點亮一處、輻射一片、帶動一方”的目標。
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動教師交流輪崗。近3年,21所學校完成撤并,720名教師得以交流輪崗,城鄉教育資源深度融合、全面優化,該縣教體局教師隊伍改革實踐榮獲市級教育評價改革優秀案例。推動校長專業成長。實行校長職級制,構建職級與校長業績、辦學成效緊密關聯的機制。2024年度,聘任高級校長4人、一級校長7人、二級校長9人、三級校長19人。推動人才培養培育。2021年以來,通過“985”高校校招、綠色通道引進教育人才78人,并優先安排至銘傳高中、安師大外國語學校等合作辦學和新建學校,在集團化辦學中高起點培養、鍛煉;借助國企平臺,成功引入230名幼兒教師。以開放的視野選人用人,一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快速成長。
深入推進智慧教育,建設智慧平臺。集中配置數字基礎設施,建成教育城域網、智慧教育云平臺,搭建了教師全息檔案系統、學校評價系統、教研管理系統、學業評價系統等,實現縣中校務、教務、師生發展的智慧管理,與國家平臺和省市平臺均實現互聯互通。深化網絡教研。外引知名高校、省城名校,內聯鄉村學校、薄弱學校,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網絡數據庫和網絡會議等方式,開展線上集體備課、課題研究、作業設計、“雙師課堂”教學模式研討等多元化教研活動,共享結對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引領教師們專業成長。打造智慧課堂。用好“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化解鄉村學校、薄弱學校開不好課的問題。建設大數據教學分析與反饋系統,以數據“畫像”形式實現評價引導,實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目標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嚴店鎮中心學校數字化發展經驗亮相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南門小學上派分校國家智慧教育云平臺使用情況接受教育部、中國教育報調研。(林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