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蚌埠:玻璃產業“玩”出高端“科技范”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4-11-10 14:46:40

隨著科技的進步,玻璃逐漸成為一種新材料,被廣泛應用于信息顯示、新能源、半導體、生物醫療和航空航天等前沿領域。

玻璃會發電,柔性可折疊……超出想象的玻璃新材料正切實改變著世界。

近年來,素來享有“玻璃之城”美譽的蚌埠市,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將薄薄一片玻璃發展成為潛力無限大的“高精尖”大產業。

目前,蚌埠全市共有相關領域省級以上研發平臺42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個,承擔國家級研發項目32個,獲批“十四五”首批、全國唯一的國家玻璃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2023年11月,第四屆中國光電材料大會在蚌埠開幕,揭牌成立了“中國玻璃谷”。

0.12毫米超薄觸控電子玻璃

玻璃“芯”跑出智造加速度

一塊玻璃,可以有多薄?

一片只有A4紙四分之一厚度、僅0.03毫米厚的玻璃,連續彎折百萬次也不會破損斷裂。卷成軸后,可以輕易穿過一枚戒指。

11月8日,在位于蚌埠市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內,記者見到了這塊薄如蟬翼且可“卷”起來的“神奇玻璃”——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

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

2013年以前,1.1mm以下超薄乃至極薄玻璃技術和產品一直被國外壟斷,為了解決這一卡脖子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院長彭壽帶領科研團隊開啟了一次又一次艱難攻關,打破國外的技術掣肘,在超薄電子觸控玻璃領域不斷突破。2014年,0.33毫米;2016年,0.15毫米;2018年,經過多年的探索攻關,首次突破0.12毫米難關,將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超薄玻璃帶上了世界舞臺。此后,這一數據被彭壽院士研發團隊一再改寫。

接著,如何才能將玻璃“卷”起來?“我們把玻璃厚度做到了100微米以下,它才能卷,甚至是到了70微米或者以下才有可能去卷。”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曹欣表示,想達到卷曲的狀態,要從材料的設計開始改變,研發變革性的技術,包括生產工藝的控制精度都要比原來高10倍以上,“現在中國的浮法工藝在國際上已經是最先進的水平了,我們要自我挑戰再提高10倍,其實是非常困難的。2020年左右,我們在過去超薄工藝的基礎上開始研究,經過3年左右通過手機生產終端測試,又用了差不多一年時間改良設備提高良品率。”據了解,目前這款玻璃已應用在最新款全球頂尖折疊手機和全球首款車載滑移卷曲顯示屏上。

“我們的研發堅持服務于產業,服務于經濟發展,特別是我國在特殊領域的重大需求,以特種化、精細化技術工藝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曹欣表示,唯有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重塑現代化產業體系,才能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一一破題,才能有效推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隨著玻璃新材料重構化、功能化、復合化、極限化等發展方向的提出,中研院集團將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探索新的技術領域和市場空間。”曹欣稱。

作為玻璃新材料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單位,近年來,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堅守先進玻璃材料“主賽道”,聚焦科技創新成果研發與產業化,相繼研發生產出超薄浮法電子玻璃、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高強蓋板玻璃、銅銦鎵硒發電玻璃、碲化鎘發電玻璃、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空心玻璃微珠等眾多“中國首創、世界第一”的玻璃新材料原創性成果,迸發出澎湃的創新力量,實現全球高端玻璃技術工程占有率超65%,為保障我國電子信息、半導體、汽車、新能源、深海深空等領域產業鏈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打造綜合性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位于安徽蚌埠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至今已有70余年的發展歷史,建設有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12個,在玻璃這個“小行業”探索出了科研院所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大方案”。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作為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一,要求搶抓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發展機遇,加快推動新一代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智能技術應用及與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搶抓這一機遇,通過打造國家雙跨平臺——中研院AGM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提升中國玻璃新材料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貫通上下游產業鏈、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該平臺集行業相關標準制定等能力于一體、深度應用于研發、設計、工程等八大領域,提供工業互聯網+數字化研發、工業互聯網+協同設計、工業互聯網+智慧工程管理等十大系統解決方案,貫通行業的全價值鏈條。

在同樣位于蚌埠的國顯科技有限公司內,大數據中心的大屏實時顯示著智能工廠產線200多臺核心裝備的運行狀態,設備一旦出現故障,立即就能通過5G網絡實現毫秒級反饋。

曾經,國顯科技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多達十幾套,不僅極其分散且難以互聯互通。但在接入中研院AGM工業互聯網平臺后,國顯科技建成了5G全連接工廠,實現了多網絡、跨設備、系統間的互聯互通,正全面開展 5G 在工業生產各環節的創新應用,人均產能提升了145%,產品研發周期降低了42%,庫存周轉天數減少了30%,有效推動了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國顯科技大數據中心

中研院AGM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搭建,基于中研院集團從研發設計到工程技術服務、產業化發展全產業鏈貫通、全場景貫通、全要素貫通的技術之上。目前,中研院AGM工業互聯網平臺現已連接玻璃新材料行業產業鏈上下游,覆蓋從研發設計到工程裝備,從生產制造到運營管理和服務全流程。同時,中研院集團還積極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共同推動玻璃新材料領域的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

材料強則制造強,制造強則國力盛。工業創新,數字賦能,近年來,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作為老工業城市的蚌埠加大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玻璃產業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完成了蝶變:從原本笨重、附加值低的建材玻璃,到如今滿是“科技范”的玻璃新材料,蚌埠產出的中國玻璃“芯”正在世界舞臺綻放璀璨耀眼的光芒。(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安远县| 潮安县| 江都市| 澎湖县| 辽源市| 和静县| 喜德县| 金坛市| 麦盖提县| 榆中县| 肇庆市| 周宁县| 焉耆| 夏河县| 岳阳县| 营口市| 册亨县| 莲花县| 东明县| 九龙城区| 嘉善县| 清镇市| 景宁| 威海市| 澄江县| 阿荣旗| 土默特左旗| 文昌市| 巧家县| 漯河市| 东台市| 洞头县| 福清市| 宕昌县| 黄平县| 鄂尔多斯市| 浦县| 颍上县| 璧山县|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