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廢汽車最終去了哪里?”
“回收的破銅爛鐵還有沒有再利用價值?”
“當汽車到了該報廢的階段,應該到哪里去處理呢?”
提起鳳陽,人們多會想到小崗村、鳳陽花鼓、朱元璋…如今的鳳陽,讓人更加驚嘆的是這里的產業迅速崛起。“城市礦產”是對廢棄資源規模化再生利用的形象比喻。從拆解利用角度看,報廢汽車是再生資源的“富礦”。
報廢汽車是典型的綜合型再生資源,可以提供鋼材、有色金屬、貴金屬、塑料、橡膠等材料。汽車拆解產業鏈以拆解為中心,向上游延伸至報廢車的回收、拍賣,向下游延伸至零部件的再生、金屬與非金屬再利用,對環保、節約資源、推動循環經濟、降低碳排放有重要作用。
鳳陽縣,這里有著一座全國唯一一家以報廢汽車為載體的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鳳陽經開區循環經濟園片區,聚合報廢汽車拆解利用產業鏈,能將看似無用的“破爛”變廢為寶。

“拆”出來的產業園
鳳陽經開區循環經濟園片區的滁州洪武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的預處理車間內,一輛待拆解的新能源汽車正在進行預處理。工作人員正在將車內的燃料、冷卻液等液體吸干抽凈,確保安全環保地進行拆解。
接下來,車輛將被運送到拆解車間,使用快速解體機對汽車的“五大總成”進行高效拆解。這些總成包括發動機、變速箱、車橋、車身(車架)、方向機等主要部件,它們被迅速分離出來,為后續的處理和回收做好準備。
滁州洪武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內
隨后,拆解后的金屬材料被運送到分揀車間。在這里,鋼、鋁、銅等金屬材料按照品質等級被分選。工作人員仔細檢查每一塊金屬,確保它們符合相應的回收標準。這樣,高質量的金屬材料可以得到更好的再利用,部分還可用于接下來的汽車零件制造。
在摘取有價值的零部件后,報廢汽車將被直接拆解為“鋼鐵疙瘩”,重新回爐再制造鋼鐵。整個拆解過程高效且環保,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廢舊汽車中的有價值材料。
2024年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推動開展汽車以舊換新。財通證券研報顯示,2023年中國處于核心換購高峰期(即4~9年)的乘用車車型約有1.1億輛。專家預測,今年乘用車市場消費增量將有40%來自以舊換新。
滁州市洪武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仁國從事物資再生行業已經三十多年,不僅推動著企業的成長與創新,也見證了鳳陽報廢汽車拆解行業的發展。
洪武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剛開始做汽車拆解時,幾乎全是人工拆解,工作人員使用扳手、錘子、氧割這些工具進行拆解。”待到拆解完成后再對零部件進行測試再加工,何仁國把這稱為恢復原值的利用。
回溯上世紀90年代,鳳陽縣劉府鎮就已經發展成為報廢汽車拆解利用的集散地。然而,當時的拆解作業多以自發的小作坊形式進行,缺乏規范和科學的操作流程,這種粗放的拆解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壓力。
2010年2月,為了對報廢汽車拆解行業進行合理化布局、科學化管理、規范化操作,鳳陽縣政府批準成立了滁州市報廢汽車循環經濟產業園,以“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源化利用”為主導,相繼引進了一批規范化運作的龍頭企業。2023年,滁州市報廢汽車循環經濟產業園更名為鳳陽經濟開發區循環經濟產業園片區,進一步探索多元化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同樣是2010年,洪武公司與中國玉成有限公司進行資產重組,成為玉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
多年來,洪武公司通過利用行業協會、行業聯盟等平臺,聯系省內20余家及周邊半徑500公里左右范圍內的80余家報廢汽車拆解廠,將其產出的回用件以及廢鋼、廢銅、廢鋁、廢塑料、廢輪胎等產出物集中到鳳陽循環經濟產業園進行處置銷售。
其中,安徽柏科洪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是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逆向物流試點單位,專門從事報廢汽車總成件回收、拆解、再制造、再利用。2023年度共拆解各類發動機和新能源電機電控25萬臺,預計2024年度將拆解30萬臺。
“目前我們使用的自動化拆解產線,可以在半個小時內完成對一輛中小型汽車的拆解,汽車內鋼鐵、塑料、橡膠等物料的綜合回收率可達90%以上。”何仁國說道。
延伸布局
如何通過圍繞報廢汽車拆解延伸布局,做大做強循環經濟,鳳陽給出了他們的答案。依靠有色金屬產業集群,強力推進產業鏈延伸。
在安徽拓美威銅業集團有限公司內,一輛貨車正將銅材廢料運往生產車間進行加工,拓美威公司項目一期二期總經理鄭中原介紹,“我們一天會從全國各地回收將近260噸左右的銅材廢料運往車間。”
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積極進行生產加工,鏟車正將回收的廢舊銅管、廢舊汽車水箱等原料打包后,再進行統一熔化冶煉,經過冶煉處理后的黃銅锃亮如新,收線設備將一根根黃銅卷在一起。
安徽拓美威銅業集團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下旬,《再生銅、焊割設備及銅制品》項目一期黃銅、紫銅、數控機床焊割配件等生產線就相繼投產,12月份實現產值近億元;2023年2月,項目二期的擠壓銅排、上引爐、反射爐開始相繼投產。
“依托廢銅冶煉,我們的年產量可以達到20萬噸,報廢汽車僅為我們提供部分原料,主要原料來自江蘇、安徽、山東等地的各類廢舊銅制品。”鄭中原說道。
銅在汽車上的應用非常廣泛,新能源汽車的電動機和電線中,銅因其優異的導電性成為理想的電線材料。每輛新能源汽車大約使用91公斤的銅,是傳統燃油車用銅量的四倍。“三期項目我們會加大對汽車零部件的生產。”
今年五月,拓美威的三期項目《再生銅鋁及精加工產業鏈項目》正式開建,項目占地342畝,年設計再生銅產品40萬噸、再生鋁20萬噸,并延伸下游產業鏈再生銅鋁制品18萬噸。預計達產后年產值300億元,年納稅30億元,新增1000個就業崗位。
而在拓美威的展廳內,一排排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整齊地排列在展柜里,“這是我們生產加工的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就是用再生銅生產的,”鄭中原介紹,去年焊割配件及精密零部件產量就達到了1500萬件。
贏在未來
隨著入駐企業的不斷增加,鳳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整體實力也在日益增強,一條條忙碌的生產線、一件件熱銷的制成品,都在彰顯著如今園區的強勁發展勢頭。
據了解,2023年鳳陽經開區循環經濟園片區完成全區經營銷售收入270.51億元,同比增長115.82%;完成工業總產值137.03億元,同比增長113.27%;實現稅收收入14.97億元,同比增長131.77%。全區經營(銷售)收入、工業總產值、稅收收入三項主要經濟指標均超越去年全年總量,實現三個“翻番”。
近日,安徽省商務廳、安徽省財政廳、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6部門印發《安徽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通知,標志著安徽省全面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據《實施方案》,通過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安排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報廢更新。自2024年4月24日至12月31日,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含當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1萬元;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7000元。
從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算起,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已經有15年。以2013年北京、上海等地推廣示范應用為分水嶺,新能源汽車開始進入私人消費時代。早期推廣的新能源汽車,一般商用車運營3年、乘用車運營5年后,其動力電池就會報廢。
“目前我們一年的新能源汽車回收量大約在3000-4000輛,主要來源于各汽車制造商前期研發收回的車輛以及報廢出租車。”玉成集團回收用件銷售總監陳炎說道。
按照新能源汽車國家標準,動力電池性能會隨著充電次數增加而衰減,當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的80%以下時,就不再適用于電動汽車上,需要有資質的正規動力電池回收企業進行回收處理。
何仁國表示,電動汽車退役的鋰電池其實還有很高的利用價值,目前,鋰電池回收利用模式有兩種:梯次利用是將電池拆解重組后,應用到儲能等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領域;回收提取原材料則是提取報廢電池中的鈷、鎳、鋰等價格昂貴的金屬材料,循環再生成為新的電池。
“下一步,我們將加速與我們下游的產業鏈,包括鋰電處理方面進行溝通,積極幫助處置,實現利益最大化。”何仁國說道。
據了解,目前,鳳陽縣年拆解汽車能力可達10萬輛。作為全國唯一一家以報廢汽車為載體的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鳳陽縣在循環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這個示范基地的帶動下,鳳陽縣的循環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了當地的六大產業之一。這一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鳳陽縣帶來了經濟效益,還為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鳳陽縣緊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積極融入長 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承接京 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產業轉移,隨著高科散熱器、敏成汽車等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合眾汽車、 恩力動力電池等一批重大項目不斷落地,鳳陽縣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鏈條逐步完善,產業不斷集聚,發展漸顯成勢。
2023年鳳陽縣42家汽車產業規上(限上)企業全年營收為 131.27 億元。規模以上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16家,占全縣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6.8%,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10.2億元,同比增長70.9%,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17.9%;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共計8.8億元,累計增速80.4%,占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的 5.9%。
今年一季度新增規上(限上)汽車企業 9 家,在庫企業共 51 家。全縣規模以上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25家,占全縣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10.3%,實現 規上工業總產值29.2億元,同比增長36.4%,占全縣規上工 業總產值的18.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共計2.5 億元,累計增速 33.6%,占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的7.2%。
(元新聞記者 徐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