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全球第一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瑞典奧托立夫公司正式落戶肥西,計劃投資建設一座年產數百萬產量的汽車方向盤工廠。
4月8日,福耀集團安徽生產基地項目在肥西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57.5億元,年產汽車配套玻璃400萬套及配件玻璃400萬片,將直接帶動就業超3000人,為肥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補上關鍵一環,填補了安徽高端汽車玻璃領域的空白。
4月30日,位于肥西縣官亭鎮的河北金力隔膜研發生產華東總部基地項目涂覆線投料試生產成功,正式進入量產階段,肥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又一重大項目進入收獲期……
作為首批“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之一,安徽縣域經濟排頭兵,合肥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肥西縣緊扣全省產業發展戰略,優化調整產業布局,聚焦新能源汽車“首位產業”,加快打造兩千億規模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目前,肥西縣已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100余家,其中頭部企業20余家,全產業鏈滿產產值超1500億,涵蓋了整車、車載芯片、電池系統、智能座艙、汽車玻璃、安全系統、車身底盤、檢測服務以及智能駕駛系統等多個領域,形成高端整車引領、零配件組團國際龍頭匯聚、后端服務市場具備世界級檢測能力的集群式發展格局。

瞄準“首位產業” 打造強“底盤”
69天數萬噸定制化鋼結構主體全部吊裝完成,195天廠房全面封頂,261天土建工程整體建成,342天全面進入工藝設備安裝、調試階段……走進位于肥西縣江淮新港工業園區內的肥西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一條條生產線正緊張安裝,工人們高效配合,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肥西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廠房內
“現在已經在進行最后的工藝設備安裝調試收尾階段?!痹诳傃b車間現場,肥西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項目負責人楊偉告訴元新聞記者:“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智慧工廠的首款車就會在這個車間下線并實現量產?!?/p>
2022年初,作為“千億俱樂部”的“安徽第一縣”,肥西縣瞄準“首位產業”,提出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高端智能制造、產學研一體大健康“三大戰新產業集群”,并以“首位追求”發力新能源汽車產業。
彼時,肥西縣的其中一大主導產業為江淮汽車及其零配件產業,結合自身產業基礎和區位條件,肥西縣秉持產業集群式發展思路,堅持圍繞整車招總成、圍繞總成招零部件,通過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等模式,近年來,向全球龍頭頻頻拋去“橄欖枝”。
發力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第一步是破題。
“既要‘全’,也要‘準’,還要‘高’。”肥西縣投資促進中心主任張琳這樣形容該縣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招引,“全”是集齊全產業鏈條,“準”是指招引產業鏈核心環節、能解決卡脖子技術的企業,“高”則是看準頭部企業。
“我們首先是前往蔚來、大眾等主機廠對接,通過他們的供應鏈尋找合作伙伴。如大眾配套的富晟、富奧,蔚來配套的寧波華翔、均勝等一批企業相繼落戶肥西?!睆埩崭嬖V元新聞記者:“2022年,我們便將整個產業鏈繪制成圖譜,從上游材料到電池、車身、底盤,再到汽車安全、內外飾件等,將上下游產業鏈分解為十幾個主要環節,100多個零部件,然后再圍繞拆解過程,尋找每個環節全球頭部企業。”
短短兩年時間,濕法隔膜龍頭企業金力新能源,全球領先汽車座椅制造商安道拓,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位列第四的麥格納,電池系統領跑企業華霆動力,滑板底盤領跑者悠跑科技,車輛檢測龍頭企業招商車研等一批新能源汽車的安全、芯片、電池、座艙、車身、底盤、玻璃、檢測和智能駕駛系統等領域的國內乃至國際龍頭企業,悉數落子肥西。
隨著電池、整車集成等企業落地,肥西縣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協作水平不斷取得突破,鍛造出產業競爭的強大“底盤”。
目前,該縣已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近100家,基本形成了高端整車引領、零配件組團國際龍頭匯聚、后端服務市場具備世界級檢測能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集群規模加速向千億級邁進。2023年,該縣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326.1億元,同比增長32.5%。
為何眾多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紛紛選擇落子肥西?
產業基礎是一方面。安徽省到2025年整車下線量預計達400萬輛,吸引了這些零配件企業。其次,作為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率先推出新能源全產業鏈概念的肥西縣,產業鏈能級較高,目前在全產業鏈的每個細分領域都能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將全國頭部與國內頭部企業聚集在一起。
“我們不僅進行招引,還通過基金培育和孵化一批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張琳表示:“當然,營商環境,則是他們選擇肥西的關鍵?!?/p>
“為什么來肥西?”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安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華煒告訴記者:“產業基礎強,營商環境好,要素保障及時?!睆那⒄劦胶灱s僅用時30天;肥西經開區調整原有數個項目計劃為優質企業讓路;交地當天不動產證發放到位,容缺辦理相關手續提前準備施工前期……這樣的態度和速度讓均勝更加相信,選擇肥西,沒有錯。
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安徽)有限公司
企業落戶肥西,享受的是肥西特有的“保姆式服務”。肥西縣通過提前介入、超前服務,一企一策“量身定制”報建流程,“拿地前”注重項目規劃方案的生成,“拿地中”推行“容缺預審、并聯審批”,“拿地后”迅速取得許可證件,為企業贏得領跑先機。
“畝均論英雄”“拿地即開工+標準地+云讀地”模式、創新推出節點工作法、“全程領代辦”“局長服務員”制度、線下“政企面對面”、重大項目智能調度……一系列措施接續推進,通過全生命周期服務,匯聚起強大力量,吸引更多企業入駐肥西,推進各類重點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局長服務員”制度從項目引進到項目落戶開工建設,全程參與企業投前項目管理。做到盡心盡力為企業,想企業之所想、辦企業之所難。傾聽企業訴求,通力協調各部門完善企業所需各項批件,不僅要成為企業的引進人,還要做企業的引路人,真正做到“扶上馬,送一程”。
目前,肥西縣累計舉辦“政企面對面”活動45期,接待、走訪企業278家次,閉環辦理涉企事項290件;開展領代辦服務1400余次,服務重大項目143個。開展行政審批改革,實現工業類項目審批環節、審批用章、用章次數、審批時長“四減”,使用智慧政務系統實現“綜合受理、限時辦結、及時反饋、監督評價”閉環服務,推動行政審批效能持續提升。目前,拿地工業項目審批環節壓減50%,審批平均耗時壓縮至30日以內、減少60%,政務服務主動好評率超99.92%。
創新基金招商 提升“聚合力”
為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項目落地,肥西縣還建立了“百千萬”要素保障機制。
百億規模的政府母基金撬動形成700億元基金叢林,2023年8月,安徽省縣域首只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基金——中安新能源汽車基金在肥西注冊成立。華晟新能源、悠跑科技、深向科技等項目均為基金招商結出的碩果;百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為眾多“小而美”企業提供落戶載體。
千億規模政府平臺公司的融資、代建等功能充分發揮,成立了新能源產業專班,打造了一支專業的招商團隊;萬畝工業用地儲備推動重大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以“真金白銀”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
截至目前,肥西縣累計合作設立基金24只、總規模超230億元,直投項目達23個,總投資額超23億元。并以百億政府母基金為紐帶,形成330億母子基金群,覆蓋肥西三大戰新產業體系。
此外,該縣還通過編制新能源汽車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出臺引才獎勵政策,持續拓展“肥西人才碼”應用場景,全面優化金融、安居、穩崗、教育、醫療等方面服務,不斷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張琳介紹:“2024年,我縣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招引策略將向縱深發展,重點招引核心技術研發和創新技術應用,向高科技屬性的細分領域發展,如電機控制器、傳感器、北斗導航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方面?!?/p>
未來,肥西將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中車、深向科技新能源重卡等項目建設,實現福耀玻璃、奧托立夫、華翔二期、富晟座艙等項目順利投產,力促江汽華為首臺新能源整車正式下線,加快打造高端整車引領、零配件龍頭匯聚、后端服務市場強勁的集群式發展格局。
(元新聞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