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航天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機遇,加快推動我省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省發展改革委近日公布《安徽省推動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方案提出開展空天信息創新引領、低空經濟應用拓展、商業航天建鏈集聚、深空探測創新策源、衛星應用場景牽引、空天信息生態營造等6大行動,到2027年,空天信息產業規模將力爭突破1000億元。
到2030年累計量產100發商業火箭及發動機
行動方案提出了安徽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目標。到2027年,整箭、整星、整機制造能力基本形成,應用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空天信息產業規模力爭突破1000億元,培育300家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到2030年,空天信息產業規模力爭突破15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力爭達到400家左右,累計量產100發商業火箭及發動機、100顆商業衛星、100架通用飛機。
基礎能力建設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建設空天信息領域地面測控運營、低空飛行保障等基礎設施,加大頻率、軌道、空域、航線等資源申請和利用強度。到2027年,建成10套左右地面測控系統,5個左右衛星火箭研發總裝測試基地,建設20個左右通用機場,頻軌批復數量不少于50顆星。到2030年,累計建成20套左右地面測控系統,10 個左右衛星火箭總裝測試基地,30 個左右通用機場,頻軌批復數量不少于100顆星,相關基礎設施商業化運營能力持續提升。
加快布局建設一批科創平臺
聚焦低空經濟、商業航天、深空探測和衛星應用4個方向,開展空天信息創新引領、低空經濟應用拓展、商業航天建鏈集聚、深空探測創新策源、衛星應用場景牽引、空天信息生態營造6大行動,實施創新領航、“低空+”應用、“衛星+”應用3個重大工程。
其中,空天信息創新引領行動將面向空天信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施空天信息創新領航工程,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航天運載領域,將突破深度變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火箭回收高動態自主軌跡規劃與控制技術、可重復使用火箭總體全域協同設計技術等核心關鍵技術。
行動方案提出,支持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空探測實驗室、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等戰略科技力量,開展空天信息領域相關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預見性研究,提升原創成果轉化質效。加快布局建設一批空天信息領域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著力突破航天運載、衛星應用、深空探測、低空經濟等行業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
鼓勵各地建設基地向公眾提供飛行培訓
我省行動方案提出,將開展低空經濟應用拓展行動,構筑低空基礎設施、空域資源利用、監管服務為重點的低空飛行保障體系,實施“低空+”應用場景工程,建設低空場景應用大市場。其中,低空+文旅消費將發揮皖南山水資源、皖西紅色資源、環巢湖生態資源、皖北楚漢文化資源優勢,謀劃低空旅游項目,開通連接景區、度假區、主題公園等旅游航線,打造“空中看安徽”旅游品牌。
考個飛行駕駛證,未來或許很方便。低空+教育培訓將鼓勵各地建設航空教育培訓基地,向公眾提供飛行培訓、航空法律普及、飛行駕駛證考證、航空器維修人員業務培訓、無人機專業人才培訓、航空科普等服務。我省方案還提出,支持建立航空類職業學校進行航空學歷教育,鼓勵與民航院校合作,在交通類院校開低空經濟相關專業,聯合培養航空人才。
強化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行動方案提出,推動各地加快通用機場規劃建設,支持因地制宜建設臨時起降點、飛行營地、水上機場等簡易型通用機場。
構建“一極多星”發展格局
根據行動方案,我省將實施商業航天建鏈集聚行動,提升運載火箭及發動機研制能力,推進衛星及載荷智能制造,夯實衛星應用基礎設施,提升商業航天配套能力,打造可重復火箭發動機、液體火箭、衛星星座等標志性商業航天產品,構建“一極多星”的商業航天產業格局。
方案提出,打造合肥空天信息產業園,推進合肥衛星制造基地、衛星互聯網產業園、安徽省商業航天測運控產業創新研究院、數字地球智算中心等建設,爭創國家空天信息產業先導區。有序推進蚌埠空天制造產業園、蕪湖長三角空間信息產業園、池州商業航天智能制造產業園、淮南衛星測控管運基地、安慶商業航天產業集群等建設,遴選建設省級空天信息產業先導區,構建“一極多星”協同發展的商業航天產業格局。
我省還將實施深空探測創新策源行動,建設深空探測重大研究基地,論證實施深空探測重大工程。根據行動方案,我省將全面支撐和深度參與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研制實施。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