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設塊狀和區域供地之外,旅游和鄉村振興所需的靈活用地一直以來是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24日從安徽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政策通氣會上獲悉,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部署,省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起草了《關于實施點狀供地助力鄉村振興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已正式印發,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據介紹,2020年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對土地征收作出新的規定,縮小了土地征收范圍,尤其是對城鎮開發邊界外用地報批和土地供應作出了限制。但在旅游強省建設和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我省多地提出“點狀供地”政策需求,急需通過“點狀供地”解決鄉村振興項目用地問題。另一方面,點狀供地項目采用“占多少、用多少”的供地方式,土地使用更加精準,減少了建設項目占用土地,節約了土地資源,有利于耕地和生態環境保護,契合我省正在開展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的目的和初衷。
對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改革辦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等省直有關部門開展了“點狀供地”服務旅游發展和鄉村振興調研,梳理了2020年、2022年出臺的《關于服務鄉村振興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關于做好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通知》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借鑒學習了兄弟省市的經驗做法,出臺相關文件。
《若干舉措》共7個部分,從實施要求、規劃布局、用地報批、完善供應、優化登記、政策支持、履約監管等方面進行明確。
我省明確實施要求,推行點狀供地,提出實施點狀供地的準入條件和負面清單。合理規劃布局,加強空間保障,點狀供地項目位置尚未確定的,可以采取“規劃留白”。實行分類管理,規范用地報批,分為既轉又征、只轉不征、不轉不征三種情形。規范供地條件,完善供應方式,明確可按規定合理設定供地前置條件,帶項目實施方案供應土地。項目區為多個地塊的,可搭配或組合為一宗地整體供應。優化登記服務,做好產權管理,明確點狀供地項目將同一用途的多宗地合并申請不動產登記。強化政策支持,促進項目實施,明確用地計劃指標和金融政策支持。部門協調聯動,加強履約監管。明確“誰提出、誰監管”“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防止出現閑置低效用地。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點狀供地政策梳理集成相關政策措施,明確細化“點狀供地”項目準入條件、項目類型、適用空間區域、審批供應流程、監督管理等,為各地提供操作路徑。點狀供地項目用地,可根據建設項目用地需求,按照既轉又征、只轉不征、不轉不征等3種類型分類審批管理。明確金融監管部門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圍繞點狀供地量身定制更多金融產品。
政策通氣會還介紹了《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支持“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的通知》,支持旅游發展空間需求。(本報曾報道)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