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歷來是文人墨客筆下最美的季節。
兩千年前,劉徹在《秋風辭》中寫下“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的滄桑名句。一千年前,王勃站在滕王閣上揮毫潑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秋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而太平湖的秋,美得與它們都不太一樣。
凌晨時分,天未破曉,薄薄的水霧已從水面漸生,慢慢爬升,直至遮沒群山。天色漸明,陽光把色彩暈染,云海在山湖間涌動、穿行,從白色的洪流,緩緩變成金色的盛宴,浩瀚而又溫柔,恍如仙境。
待秋霧漸散,“黃金島”便從云海中顯現出來——島上的樹木已褪去青綠,一些葉子被秋風染成金色,還有些則被秋雨暈成了紅色,另一些是喬木,一如既往的蒼翠。
等到秋日漸斜,湖面上又是另一番光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絢爛的霞光充盈在天與地之間,映照在水面上,如同金蛇狂舞。約莫一盞茶功夫,又化成漫天朱砂,等到那一抹殘紅欲盡時,乍涼的秋氣便鋪滿了天地。
吳佳雯/攝 胡喆/文
本版協辦:安徽省攝影家協會
投稿郵箱:979174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