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記者從安徽省打防非法占用耕地林地違法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創新工作舉措,逐步形成了行政、刑事、監督一體化工作格局,開啟了打擊非法占用耕地林地違法犯罪主動高效新局面。今年以來,全省共立案偵辦非法占用農用地案件50起。
為切實推動打防非法占用耕地林地違法犯罪工作,2022年6月,省公安廳成立打擊此類犯罪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整合情指、治安、刑警等警力資源,統籌推進線索摸排、案件調查、移送起訴等工作。
為暢通行刑銜接,切實匯聚工作合力,我省整合相關部門力量,聚焦辦案實務,在全國率先出臺《安徽省自然資源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省公安廳、省檢察院、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等部門持續開展打擊破壞耕地林地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我省還深化類案研究,注重分析研判,及時把握規律變化。通過樹立數據導偵思維,我省搭建數據模型,發揮數據效能,引領實戰打擊。針對涉林木林地類犯罪,我省強化自主創新,建立的“涉林犯罪預警模型”獲公安部全國推廣。
自今年7月起,安徽省公安廳聯合省檢察院、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開展為期5個月的打擊破壞耕地林地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行動以來,共立案偵辦刑事案件15起,已恢復耕地林地1000余畝,打擊初見成效。
下一步,全省公安機關將以此次專項行動為抓手,深入打擊危害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違法犯罪活動。主動加強與檢察機關、自然資源、林業等部門在信息互通、技術支持、行刑銜接等方面的協作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充分調動資源,做到網上網下并重,最大限度提升打擊合力。對在偵的15起刑事案件,省公安廳將逐案調度,并選取部分案件進行聯合掛牌督辦,集中警力全力偵辦,堅持依法快偵快移快訴,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