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度安徽省企業首席質量官質量變革創新十大典型案例發布。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既有新型顯示、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開展質量技術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有汽車、服裝、機電、旅游等傳統產業開展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運用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技術推進質量管理數字化等方面形成的實踐經驗,具有較強的創新性、代表性和示范推廣性。通過發布典型案例、推廣相關做法和經驗,將進一步推動我省企業深入實施首席質量官制度,更好發揮質量主體作用,增強企業質量和品牌發展能力,提高產業質量競爭力。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王宏星:
構建AI智能服務體系,持續提升客戶服務滿意度
構建訊飛AI智能服務體系,建立一單到底“問題受理-問題解決-回訪評價”快速閉環管理機制。400熱線來電智能語音導航占比86.3%,導航引導至人工時間從15秒縮短至7秒。在線機器人服務占比64%,用戶咨詢平均響應時間由13S降到0S。客戶滿意度由87% 提升至95.3%。現已應用到銀行、證券等20多個行業,為上千家企業提供服務,用戶規模超8億人。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馬慶豐:
構建G2系列首臺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研發質量管控體系
建立PLM數字化產品設計平臺,運用DFMEA等工法及零部件可靠性強化試驗,再現創新仿真設計,NVH與耐久性設計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整機聲功率級、綜合工況節油率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立QMS、FICS數字化集成系統和基于大數據云平臺的叉車故障診斷與遠程支持系統,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受控。產品入選國家首臺重大技術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35%,并出口30多個國家。
安徽皖維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孫先武:
構建用于TFT液晶顯示偏光片的聚乙烯醇(PVA)光學薄膜研發全過程的質量管控模式
PVA光學薄膜是LCD和OLED 的核心材料,高度依賴進口,成為產業鏈“卡脖子”問題。公司聯合中國科技大學建立研發全過程的質量管控模式,開展PVA光學級樹脂精準分子設計與合成、PVA光學薄膜產線精密加工等技術研究及下游應用評測,制定行業標準《聚乙烯醇光學薄膜》,建成年產5000噸光學級PVA原料生產線、年產700萬平米3.4m寬幅PVA光學薄膜產線,成功實現產業化。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李德斌:
推進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的創新實踐
創建以“質量榮辱觀”為核心的江汽質量文化,通過創新制度、規范流程、教育培訓、率先垂范、績效激勵、評比共享等措施,建立300多個常態化QC小組,年完成課題1000個、產生效益800萬元。榮獲國際質量管理小組大會金獎6次。參與起草《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評價規范》等團體標準。李德斌榮獲第六屆省政府質量獎、首屆安徽質量創新技能大賽“卓越領導者”。
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吳華東:
創新驅動質量制勝,爭創世界一流顯示材料企業
超薄浮法電子玻璃是電子信息顯示產業關鍵材料,其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首席質量官建立智慧工廠管理平臺質量控制系統,在移動終端實時監控所有數據和功能,分析質量工藝數據,形成指導工作指令。將質量控制前置于研發端,實現產品輕薄化、大尺寸化、多規格化突破,兩次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 。
黟縣徽黃西遞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徐寧娟:
創建全省首個“席地而坐”示范景區
創新“五個一”服務模式,提出“微改造 精提升”理念,創新瀝青澆漆防塵工藝等新工藝,在保持環境風貌基礎上因地制宜提檔升級。首創“七無四顯一不超”保潔要求,納入全國首個古村落“席地而坐”服務團體標準。兩度獲評安徽省旅游服務質量標桿單位,入選安徽省最干凈景區景點,去哪兒等平臺購票游客滿意度創歷史新高。
安慶帝伯粉末冶金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鐘海波:
引領團隊運用數字化平臺和人工智能AI技術提升質量水平
搭建質量大數據平臺,實現質量管理由被動應付向主動引領轉變。運用5G完成生產設備與云臺控制中心聯接,實現全過程數字化監控和OEE生產效率分析,形成“質量速報”。加快智能化設備應用,由單點質量管理向0缺陷全鏈管理轉變。開發CCD自動判別裝置、AI視覺檢查機,創造行業多項第一。提升大數據“反推”能力,由單純質量異常處理向源頭治理轉變,機加工不良率從3%降到1%以下。
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徐成業:
創新“一二三四”管理模式,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抓到底,在各子公司培養首席質量官10余名;雙向追蹤,向上追溯到供應商,向下追溯到客戶;三個強化,強化工藝改進,實施工藝創新項目60個。強化過程控制,實施作業標準圖示化。強化檢驗能力,建設CNAS實驗室;四個不準,不合格原材料不準使用,不合格半成品不準轉序,不合格產品不準出廠,不準以次充好。提高了一次交檢合格率等指標,降低質量成本近千萬元,參與制定國家、團體標準6項,疫情期間銷售額實現10%以上增長。
全椒亞格泰電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魏入鐸: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對標集成電路行業要求,對質量管理體系實施重大改進。梳理、優化程序文件,確保流程可執行。借鑒汽車業PFC等質量工具,找到對質量有重要影響的關鍵工藝、重要參數,進行精確控制和管理。應用控制圖監視關鍵工藝參數和質量特性的過程能力,質量管理由檢驗為主轉變為強調過程控制。成功打入集成電路行業國際供應鏈體系,成為少數幾家能批量供應成膜類乙硅烷的中國企業。
安徽紅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孟曉東:
構建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創新模式
采用AR虛擬試衣等信息技術,建設C2M智能工廠,包括智能定制系統、IECC智能協同中心等,消費者在線下單生成個性化數據,由智能工廠快速排料生產。產品不良率降低6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30%。在全國200多家門店應用,服務顧客2萬多人,滿意度95%以上。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2項,獲世界制造業大會金獎和省工業設計大賽金獎。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