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新考取軍校的20名同學回信的消息持續在野寨中學師生中熱傳。
9月1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再次來到野寨中學,實地探訪了這所有著80年歷史、國防教育特色鮮明的名校。在野寨中學,每一位學生從高一入學到畢業,國防教育都會與之相伴。
正值開學季,校園內一片欣欣向榮景象。9月1日,野寨中學也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學生——第一屆國防科技育英班同學。盡管是開學第一天,國防科技育英班同學就開展了一次主題為“國防教育”班會。在野寨中學,國防教育專題講座是新生開學的第一課。而每年都6月9日,高三畢業班都會前往校內的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前,向長眠于此的985位抗日英烈致禮宣誓。
育英班第一節課
開學第一節課——國防教育
開學的第一天,野寨中學副校長、國防科技育英班班主任王寶堂在112班教室召開了一次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班會。會上,武警安慶支隊潛山中隊排長孟雨凡來也被邀請到到教室,就國防教育等話題與同學們進行了互動交流。經過這次交流后,國防科技育英班的同學們對投身國防、報效祖國的熱情被瞬間點燃。
國防科技育英班楊思杰同學在接受采訪時激動的說道,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建設祖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實現世界一流強國的目標。對于未來三年的計劃,他表示要努力學習,腳踏實地真在野寨中學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錘煉自己的人格,好好鍛煉體質,立志從戎報。“得到總書記的回信,我們感到非常的興奮和振奮,感受到了總書記對我們野寨中學的關心,也是對我們廣大青年學子的一種鼓勵,這是給我們前進的動力,鼓勵我們立志從軍報國。”
“沒有國哪有家,作為2023級國防科技育英班新生,當看到習近平爺爺回信給考入軍校的學哥學姐們,我倍受鼓舞。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在未來的三年中,我一定腳踏實地,刻苦學習,努力實現自己的從軍夢,用實際行動證明‘拳拳報國心,錚錚強軍夢’。”野寨中學國防科技育英班同學程運杰在接受采訪時說。
“從高一入學開始就舉行軍訓、成立軍事社團、訂購軍事刊物、請軍事專家講課、參加軍事夏令營,到了高三則鼓勵學生攜筆從戎,報考軍事院校,為國防做貢獻。”王寶堂說。
除了國防科技育英教育班,野寨中學給所有高一新生進行國防教育專題講座也成為了一種慣例,延續至今。主講人是原野寨中學常務副校長、野寨中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終身榮譽理事長王勝生。
“我們每年都在高一新生正式上課前,作為開學第一課,給孩子們進行國防教育主題講座,中間也會講一些野寨中學校史。”王勝生在接受采訪時說。
今年79歲的王勝生,大半輩子都與野寨中學離不開,先后擔任野寨中學數學老師、潛山縣教委教研員、野寨中學常務副校長等職務。退休后,王勝生再次回歸學校,參與籌建野寨中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被推選為基金會終身榮譽理事長,義務承擔校內抗日陣亡將士陵園的守護工作。“我出生于1945年8月15日,正直日本對外宣告投降,所以父母給我取了一個很有時代特色的名字,勝生,抗日勝利的那天出生的,我的一生與國防教育都離不開。”
最后一節課——忠烈祠行成人禮
野寨中學創建于1943年,坐落于大別山革命老區安徽省潛山市,當時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由皖鄂兩省13縣知名人士發起倡議募資而建,出于景仰忠烈之義初定校名“景忠中學”,后依地名改為“野寨中學”。
依陵建校、以校護陵,是野寨中學的一大特色。“一直以來,野寨中學把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稱為立校之基、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抗日英烈樹立起的精神路標,也指引著野寨中學學子們前行的動力和方向。”王勝生說。
每一個和抗戰或者與烈士相關的日子,學校都會舉行活動,如清明節的祭掃英烈活動、8·15的高一班主任任職宣誓活動、9·18的國旗下的講話、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高一新生開學典禮、國家公祭日的緬懷先烈活動、高考出征前學生們做的最后一件事“向烈士告別,奔赴高考考場”、“7·7”為墓碑描紅等等。
每年的6月9日,野寨中學高三畢業班學生都會回校參加畢業典禮及成人禮,并向校內“長眠”的985位抗日英烈“道別”。
今年的6月9日,野寨中學2023屆764名高三畢業學子,集中來到校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前,向長眠于此的985位抗日英烈致禮宣誓。
“以往,學生們高考結束后會自發結伴返回學校,緬懷英烈。2016年開始,學校在每年的6月9日為高三學子舉辦‘成人禮’,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向英烈道別。”王寶堂說,希望孩子們繼承英烈不朽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繼續努力奮斗。
高考錄取龍虎榜 軍校生排在清北前面
野寨中學高考錄取龍虎榜,排在最前的是軍校學生,而后才是清華、北大等其他高校。在獎勵助學方面,學校基金會給考取清、北學生每人獎勵3000元 ,而考取軍校的學生則是每人4000元。“通過這些細節來塑造攜筆從戎,報效國家的濃厚校園氛圍。2021年開始,學校又專門設立‘國防七校獎’,獎勵考取為我國軍工做出突出貢獻的,被美國制裁的‘國防七子’學校的學生。”
“特殊的辦學背景決定著野寨中學的育人目標,那就是培養志存高遠有家國情懷的人。在野寨中學,家國情懷的培養通過長城計劃的實施有效落地。為什么其他學校沒有出現這么多報考軍校的?正因為我們前面有鋪墊和傳承,明天(9月2日)我們開學第一堂課,我作為主講人,給高一新生進行國防教育專題講座。8月30日,我們高一班主任就在忠烈祠內向烈士宣誓。野寨中學發動了在軍隊任職大校以上軍銜的校友聯合倡議,制定實施‘長城計劃’,通過學校三年的教育,讓孩子們從了解國防、熱愛國防到最后獻身國防。”王勝生介紹說。
這所中學先后走出7位將軍
據了解,近三年,野寨中學畢業生共39人被軍校錄取,其中2021年7人,2022年12人,2023年20人。今年7月,高考揭榜,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20名學生被國防科技大學、空軍航空大學、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等軍事院校錄取,創歷史新高。
而據初步統計,野寨中學先后走出少將7人,大校及以上22人。
近年來,整個安徽省的國防教育發展迅速,高考生軍事院校報考熱度持續攀升,生源質量持續提高。今年軍事院校在我省共錄取927人,較去年增加151人,特別是共招收飛行學員173人,較去年增加27人,再創歷史新高。
(安徽商報融媒體見習記者 戴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