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安徽首座、國內領先的“油氣電氫服”一體化綜合能源港(下塘梧桐大道站)正式對外運營。位于長豐縣下塘鎮的綜合能源港由皖能集團打造,占地面積約17.5畝,總投資近億元。4大功能區域包括“油、氣、電、氫”能源供應綜合供能區、光儲充換一體微網設備區、客戶沉浸式消費體驗綜合服務區和車輛周邊服務增值服務區。
集多種服務于一體
值得注意的是,該能源港也是安徽省內首座集汽車充電、換電、加氣、加氫、加油和非能服務等多種服務于一體的交通領域綜合能源供應基礎設施。
皖能集團稱。該能源港項目具備儲油能力150立方,LNG(天然氣)30立方,氫氣553公斤。配套充電終端12個,換電站1座,儲能柜一組以及年發電量約88000千瓦時的光伏發電系統一套。單日最大可滿足2000輛燃油車、80臺次氫能公交、576臺次充電車輛、300臺次換電車輛的供能需求。
“與傳統加油站相比,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6647噸,折合標煤約6658噸,相當于減少了7230輛油車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皖能集團相關人士表示。
與此同時,該能源港也是合肥市首座含“加氫功能”的綜合能源港。
目前,氫燃料電池正在成為汽車能源轉型的重大戰略方向。中國也把氫能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主要技術路線之一,按照相關規劃,我國到2030年要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200萬輛的保有量。
合肥氫燃料公交即將“上崗”
記者了解到,氫能源技術比較超前,目前氫燃料電池的私家車還十分鮮見,綜合能源港的‘加氫’功能主要是為城市公交車供能。而年底之前,合肥有計劃投入一批氫燃料公交車“上崗”。
記者在能源港看到,氫燃料的功能區和普通加油區外觀上并無明顯差別,標識則是大大的“H2”。
此前媒體公開報道顯示: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研發及示范應用”于2017年11月立項,由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已成功研制出適用于多環境、多工況,寬溫域長壽命氫燃料公交客車。2020年,六安市301路氫能公交線路投入試運行,標志著安徽省首批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正式上線。車輛加注一次氫氣5至10分鐘即可完成,續航里程可達300公里左右。
安徽正在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首位產業”,聚焦整車、零部件和后市場一體化發展,作出“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戰略決策為行業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由此,安徽省提出了建設集油、氣、電、氫、服為一體的新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的計劃。
“我們將打造全省充換電綜合服務平臺和基礎設施‘一張網’,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充換電服務‘生態圈’。”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明表示。(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