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合肥三年投入財政性教育經費超700億元
來源:合肥晚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3-08-18 09:09:01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6月28日,合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合肥市財政教育資金安排使用情況的報告。

近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為目標,加快推進教育強市建設,打造“學在合肥”品牌。教育投入規模逐年增長,結構不斷優化,為合肥市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花了多少錢?

三年來,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超700億元

教育投入作為基礎性、戰略性投資,是教育事業的物質基礎,是公共財政的重要職能。

報告顯示,三年來,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穩步增長。2020—2022年,全市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分別為204.5億元、227.7億元、270.7億元,年均增長15.1%。

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增速較快。2020—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分別為197.5億元、210.2億元、236.3億元,3年累計644億元,年均增長9.4%,高于全市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連續3年達17%。2022年完成“兩個只增不減”任務。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較上年增長12.4%,居全省之首,支出額占全省16.6%;各學段生均教育支出均實現增長且大幅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數據的背后,反映著政府資金投向,傳遞著政策動向,回應著百姓期盼。

在分組審議會議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組成人員建議,要進一步推進教育資源公平,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縮小差距。“要進一步加強教育資金管理,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績效,錢要用在刀刃上。”昂朝暉代表說。

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

聽取報告后,組成人員一致認為,下一步要堅持教育強市目標引領,完善保障機制,優化支出結構,提升管理水平,抓好基礎教育這個基點、職業教育這個特色、高等教育這個龍頭,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貫通,以教育之強夯實我市高質量發展之基。

錢都花哪了?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在加力的同時,這三年的“教育賬本”也著力于提升政策效能。

報告顯示,2020—2022年共投入427億元,保障了全市1400多所公辦學校基本運轉和9萬余名公辦學校教職工待遇,國家相關生均政策落實到位,有效保障了約130萬名在校學生的教育教學需求。

加力提升政策效能的具體落點在哪里?查閱報告可以發現,賬單的背后處處彰顯著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為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設立市級學前教育獎補專項資金,3年投入9.5億元,惠及在園幼兒78.4萬人次。截至2022年底,合肥市在園幼兒公辦率、普惠率分別達到56.2%、91.8%。基本形成了以公辦園為主導、普惠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格局。

為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2020—2022年,落實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28.6億元,惠及學生25.6萬人次,農村校舍維修改造面積92.1萬平方米。推動“雙減”政策落地,投入課后服務資金3.9億元,實現中小學課后服務全覆蓋。

為支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2020—2022年,市級投入16.5億元保障職業院校教師待遇和學校運轉。投入4605萬元設立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學生技能大賽開展、教師下企業等。支持開設訂單班,強化工學交替。2021年,合肥市入選“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積極爭取中央資金1.3億元,支持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項目建設。

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合肥市一邊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一邊完善義務教育、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教育資金支出的背后,體現的是以改革力度不斷提升服務民生的溫度。

下一步怎么做?

讓“教育賬單”更實更細更暖,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政府籌集的每一分錢都來自社會公眾,花出去的每一分錢也關系千家萬戶。翻開報告,字字句句都傳遞著民生溫度,對于今后的工作也給出了實實在在的舉措。

在多措并舉保持教育投入穩定增長方面,加強財源建設支持教育事業發展。促進財政收入高質量增長,為教育事業投入提供強有力的財力保障。加大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投入。合理設置發展目標,建立財政對教育穩定投入的長效機制。落實各項教育經費計提政策,爭取上級資金,用好用足一般債和專項債政策,多渠道籌集資金。

在綜合施策優化教育資金資源配置方面,健全生均撥款動態調整機制。科學測算市屬學校生均定額,強化生均經費使用效果。優化教育資源布局結構。適度控制校舍建設規模,結合財力狀況量力而行。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合理確定市級教育轉移支付資金分配因素,完善教育資金績效管理機制。

在統籌兼顧促進教育公平優質發展方面,兜牢教育公共服務底線。持續推進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樣化發展,大力推進教育公平。支持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安排資金激勵、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引導畢業生留肥就業。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支持高峰培育學科建設,助力合肥學院更名合肥大學。完善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規范編外教師招聘和薪酬管理,推進教育人才隊伍提質增效。

“合肥市教育投入與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下一步,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切實改進和加強財政教育工作,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改革發展的獲得感,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肥教育新篇章。”市財政局局長黃永強說。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暢)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横山县| 通渭县| 焉耆| 雷波县| 吕梁市| 晴隆县| 安徽省| 周口市| 长沙县| 荆门市| 高青县| 马鞍山市| 泰顺县| 永吉县| 麻阳| 苍溪县| 招远市| 成安县| 云龙县| 阿尔山市| 沙雅县| 洛宁县| 汉沽区| 南江县| 冀州市| 沙坪坝区| 娄烦县| 肥西县| 泗水县| 廊坊市| 沁水县| 板桥市| 逊克县| 广州市| 昂仁县| 宁陕县| 罗源县| 贡山| 安多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