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熊孩子”沉迷手機游戲,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用手機大額充值游戲,讓家長們十分頭疼。8月17日記者從合肥警方獲悉,近日合肥一熊孩子暑假在游戲內充值20000余元,所幸民警及時相助,成功為家長挽回損失。
“警官,我這2萬多塊錢,還能追回來嗎?”7月31日,合肥市廬江縣龍橋鎮的黃先生帶著孩子來到廬江縣公安局龍橋派出所,請求民警幫助。
經了解,黃先生的兒子今年10歲,經常會拿著父母的手機玩某款手游。因是暑假期間,黃先生也不甚在意。
7月31日,黃先生準備用微信里的錢進行手機支付,卻猛然發現手機余額幾乎為零。通過查看手機賬單,黃先生才發現從6月開始到7月底,自己的微信支付有多筆游戲充值記錄,累計已達20000余元。
一問兒子,才知道兒子用爸爸的個人信息注冊了某款游戲賬號,通過手機里的微信余額多次進行游戲充值,用于購買游戲皮膚和道具等。
了解情況后,民警配合家長對男孩進行了批評教育,同時協助黃先生聯系游戲平臺客服,提交了相關申訴材料,辦理退款申請,目前已經成功收到了游戲平臺的退款通知。
警方提醒,暑假期間,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選擇健康的娛樂方式,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合理安排游戲和學習的時間。若家中有玩網絡游戲的孩子,應督促其進行未成年人實名制登記,妥善設置和使用防沉迷功能。務必保管好支付密碼,盡可能采用指紋支付或者面部識別的支付方式,減少未成年人使用的可能性。父母應當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和社交觀念,同時要妥善保管自己的賬戶、密碼、身份證等重要信息,或者將手機調為青少年模式,避免孩子有支配大額金錢的機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