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中午,隨著撲翼機科普課堂的結束,南航寰宇無極限團隊全部的科普講座和實驗展覽活動落下帷幕。此次活動從著手準備到圓滿完成歷時數月。團隊共策劃準備了五大科普項目,以講座和攤位展覽的形式交替進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科普效益。
隨著一架架小朋友們自制的固定翼飛機模型奔赴藍天,此次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寰宇無極限暑期科普團隊的教學任務也順利完成。這一天,二十余名小朋友走進江蘇科技館科學劇場,參與到團隊成員們精心策劃的撲翼機小課堂之中。課堂從神話傳說到生活觀察,從原理講解到動手操作,整個授課過程清晰流暢。小朋友們對我國的航空歷史和飛機基本原理有了更加全面系統的認識。“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新學到了飛機的一種分類方式。”一位小朋友說。
據了解,準備這樣一堂課其實并非易事。“早在一個多月前,團隊成員就開始了科普項目的選題、實驗材料采購等前期準備工作。”團隊負責人說。由于本次科普活動的受眾對象是兒童,知識難度是否適中,講課流程是否合理,課件樣式是否契合當前小學生的興趣等等,這都是團隊成員們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經過團隊協同,最后共制定了五大科普實驗項目——撲翼機、魔法樹、彩虹雨、水火箭和碘鐘反應。據了解,撲翼機和水火箭課堂是結合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本特色,制作并放飛飛機模型和水火箭給小朋友們傳播了逐夢空天的火種。魔法樹和彩虹雨實驗運用適合小朋友們的實驗教具,在團隊志愿者們的幫助下,通過動手制作與細致觀察,小朋友們直觀地體驗了科學之美,也引導其對內在科學原理的好奇與思考。碘鐘反應課堂以基礎化學知識為依托,在融入中國鐘表發展歷程等思政教育外,“小黃人”等小朋友們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也進入了科普課堂當中。閃爍變換的碘鐘更是將小朋友們的驚奇與求知推向高潮。
據悉,為了提高小朋友們的實踐能力,吸引小朋友們的科學興趣,除了常規科普課堂講座外,南航寰宇無極限團隊還交替舉行科普攤位展覽。團隊志愿者與小朋友們近距離接觸互動,指導幫助小朋友們完成實驗項目。活動結束后,一位小朋友興奮地對家長說:“在哥哥姐姐們的幫助下,我的魔法樹終于開花了!”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此次科普實踐活動先后在南京云南路社區和江蘇科技館兩地舉辦,共持續五天,上百名小朋友參與其中。課堂講座和展覽十場次。此次活動極大發揮了南航科普教育功能,小朋友們學習了科學思維方法,在他們心中點燃了熱愛科學的火種。
撰稿:孫兆鋒
圖片:寰宇無極限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