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年來,我省城市綠化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整體上從量的增長向質的優(yōu)化方向發(fā)展。除了常態(tài)化開展城區(qū)綠地養(yǎng)護管理工作,我省各地市還在大力拓展城市生態(tài)空間,持續(xù)提升城市建成區(qū)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即日起,本報將開設【綠滿江淮】專欄,帶您一起走進城市賞綠景,感受皖美的綠化品質。
近日,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了2023年度安徽省建設工程“黃山杯”獎獲獎項目名單,合肥逍遙津公園提升改造項目入選。據(jù)悉,該公園今年還將建設一個小型體育公園,預計10月對外開放。
合肥市是首批國家園林城市之一,其主城區(qū)的逍遙津公園、環(huán)城公園等眾多公園不但給市民提供了豐富的休閑娛樂空間,也是合肥幾代人的城市記憶。特別是位于合肥老城東北隅的逍遙津公園,1952年建園,是合肥市第一座人民公園。作為該市開園時間最長、歷史最悠久的景區(qū),逍遙津公園一度面臨著公園功能布局零散、文化主題不夠突出、基礎設施老化、游樂設施老舊等問題。為此,合肥市相關部門按照“老人來了有回憶,新人來了能叫好”的目標,充分挖掘公園內各處景點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采用“微改造”“精改造”等方式,將其打造成“最合肥、最文脈、最人氣、最時尚、最生態(tài)”的開放式城市綜合性公園。
根據(jù)改造方案,逍遙津公園將打造“逍遙八景”,其東園以游樂為主,對游樂設施布局進行優(yōu)化。公園西園以綠化為主,對張遼衣冠冢、牡丹亭、報春亭、藏幽園、梅花山等風光各異的景點均進行保護性改造和修繕,并對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增設市民拍照、活動區(qū)域。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逍遙津公園改造中的綠化工程。逍遙津公園一大特色就是園內有湖、湖中有島、島上有亭,但由于建園時間較久,湖水水質較差、湖中水草品質不佳……本次方案中不但對整個公園水系進行了改造,還對所有湖床、湖底進行全面徹底清淤,栽植適應性水生植物,進行生態(tài)性修復。同時還對臨水緩坡進行了全面綠化改造,岸邊種植水生植物,修整駁岸,豐富了水域岸線變化。
2021年7月,改造后的逍遙津公園以新面貌和游客見面,園中林木蓊郁、湖水一碧萬頃、繁花競相盛放的美景瞬間在合肥市民的社交平臺里火起來,其線下甚至一度創(chuàng)下單日游客量峰值18萬人的紀錄。除了入選“黃山杯”獎,合肥逍遙津公園提升改造項目還獲得2021年度合肥市優(yōu)質園林綠化項目“廣玉蘭杯”、杭州市優(yōu)秀園林綠化工程(市外項目)金獎、2022年度合肥市市政工程“廬州杯”(市優(yōu)質工程)獎和2022年浙江省優(yōu)秀園林工程獎金獎。
考慮到逍遙津公園改造后沒有健身器材,公園周邊的大量老城區(qū)居民又缺少健身、鍛煉的場地和器材,到公園游園的游客同樣也有健身、鍛煉的需求。合肥市在今年的“10項暖民心行動”中的“快樂健身行動”設立了一個小目標——將在該公園內建設一個投資300萬、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小型體育公園。據(jù)悉,合肥市相關部門將在逍遙津公園三國歷史文化館北側的場地上引進一系列與聲光電配套的智能健身裝備,還有高低不同的四向籃球架,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規(guī)體育器材。按照計劃,整個項目預計今年10月對外開放。(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文 任逸瑋 何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