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師范大學淡水生態與綠色水產養殖創新團隊(省“115”產業創新團隊)確定了在南陵縣籍山鎮新建村下塘養殖基地開展應用研究,該基地的特色循環流水養殖項目也成為了不少新農人眼里的香餑餑,南陵縣籍山鎮新建村循環流水養殖項目為何被看好?3大優勢夠亮眼!
區塊發展有基礎: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多年來,南陵縣籍山鎮新建村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大力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培育,聯動村集體和周邊農戶增收。
依托地理優勢條件,以特色種養業為主,在該村下塘產業養殖基地,大力發展低碳高效循環流水養殖基地等特色種養業,通過發展,不僅實現了村民增收,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初步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鄉村共富之路。
項目建設有保障:
該基地擁有水面面積200多畝,特種養殖項目--低碳高效循環流水養地項目于2018年6月施工,2018年9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按照設計和造價完成建設工程量,建設內容為主要在200畝的池塘中建循環流水精養設施、飼料加工廠房及設備購置等,總投資83萬元。項目建成后通過發包的形式交給村產業示范基地--南陵綠潤家庭農場經營,通過發展集體經濟每年獲得收益4.48萬余元,對脫貧戶進行收益分紅和務工等增加收益,并將持續推動村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2年安徽師范大學淡水生態與綠色水產養殖創新團隊(省“115”產業創新團隊)在該基地3個塘口同時開展項目成果應用示范。項目組向該基地提供“自給型藻菌擴培站”建設方案。經過南陵縣農業農村局和示范基地充分研判,采納該方案,并建設藻菌擴培站和循環水系統。為促進南陵縣水產養殖增產增收、打造綠色水產產業等方面注入更多的新技術,為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農戶收入有希望
循環流水養殖項目不僅占地面積小收益大,并且由于飼養環境生態環保,魚肉質豐滿口感好,糞便還可沉淀回收用于澆灌栽培果樹,深受歡迎。目前共7個魚池,不僅飼養暢銷的鯽魚,青魚,草魚等本地魚種,還飼養市場上暢銷的鱸魚,鱖魚,黃顙魚等特種魚種,年出量30萬斤左右。
該產業項目不僅增加村集體收入,還帶動推進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該項目收益的不僅直接用于脫貧戶的醫療費用、房屋修繕以及災害求助等減少脫貧戶支出,使其不出現返貧現象,還將持續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資金保障。二是增加就業崗位,帶動周邊致富。目將不僅帶動13戶脫貧戶務工就業,每人每年增加收入6000-20000元不等,還帶動喂養、捕撈等20余個就業崗位,并且還為周邊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增加收入,有效帶動南陵縣漁業產業的蓬勃發展。
該村黨總支部書記向永山說:村“兩委”班子通過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講話精神轉變為工作動力,下一步還將在該基地構建集休閑垂釣、旅游觀光、網紅打卡的圣地,逐步將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游相結合,壯大村集體收入,帶動村民實現共同致富目標。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