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合肥廬陽區的朱女士身體不適前往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她辦理了電子健康卡, 掛號、就診、繳費取藥、檢查檢驗、打印報告等就醫全流程“一碼通行”,輕松就醫。記者從安徽省衛健委了解到,近年來,我省圍繞信息便民惠民推出一系列舉措,發揮“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作用,目前12家省屬三甲醫院以及合肥、滁州等市公立醫院已實現電子健康碼應用,累計發碼3100萬人,用碼2.7億人次。
當日上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導醫的建議下,朱女士拿出手機,在微信中關注“健康合肥官方公眾號”,先在“健康合肥”官網上填寫個人信息注冊領卡,生成專屬二維碼。然后通過平臺預約了專家門診,預約成功后直接前往門診就診。
候診幾分鐘后,朱女士走進診室,將手機交給診室醫生,醫生將二維碼對準掃碼墩,電腦屏幕上立即彈出朱女士的信息。隨后,朱女士繼續通過掃碼完成檢查、打印報告、取藥等環節。“掛號、充值繳費都不用排隊,一部手機全程搞定,節約了很多時間。而且當天檢查的所有報告、用藥清單在手機里都有記錄,以后再來就診,可以直接查就診信息。”朱女士連連稱贊。
據介紹,為提升居民就醫體驗,合肥探索“互聯網+醫療”,依托電子健康碼整合各類院內就診卡,實現合肥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一碼通用,市民不用再為帶一堆卡或忘記帶卡而煩惱。
合肥電子健康碼已打通診前、診中、診后就醫全流程,通過健康合肥APP、官方公眾號、小程序、支付寶生活號等渠道,隨時隨地線上預約全市各大醫院號源。到院后直接前往相應診室,掃描電子健康卡二維碼識別身份后就診。就診結束后手機收到就診結算通知,點擊即可繳費結算,無需排隊。到藥房使用電子健康卡二維碼,掃碼取藥,方便快捷。相比以前的實體卡,電子健康卡具有一次性注冊,終身使用,跨區域、跨機構通用的特點,可實現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服務記錄。
目前,合肥電子健康卡建設范圍含合肥市衛健委、4縣1市衛健委;合肥市一院等9家市屬醫院等、8家縣醫院和縣中醫院、100余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覆蓋全市963萬常住人口,實現全市醫療健康服務的“一盤棋”。 截至2023年5月24日,合肥電子健康卡申領552.4萬張,使用人次1.1億次,通過電子健康卡進行的結算金額達到28.6億元。電子健康卡的便捷性和實用性,得到了市民的好評和認可,近一年來,合肥市一院、合肥市濱湖醫院、合肥市二院等多家市屬醫院電子健康卡門診就診率超80%。
今年以來,省衛生健康委為解決“不同的醫院需要辦理不同的就診卡,不能一卡通用”的堵點問題,積極推行電子健康碼就醫“一碼通行”。目前12家省屬三甲醫院以及合肥、滁州等市公立醫院已實現電子健康碼應用,實現網上(門診)掛號、報到就診、繳費取藥、檢查檢驗、打印報告、影像調閱等就醫全流程“一碼通行”。累計發碼3100萬人,用碼2.7億人次。(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