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合肥地鐵2號線將東進肥東縣城,再南下撮鎮。6月26日,合肥市軌道集團發布消息,2號線東延線實現全線“短軌通”,并與既有2號線軌道完成對接。據悉,這也是合肥軌道三期規劃線路中首條實現短軌通的線路。
據介紹,2號線東延線全長14.5千米,均為地下線,設站11座,線路銜接既有運營2號線三十埠站,并沿長江東路、太子山路、四頂山路、泉香路敷設,止于撮鎮站。除了上述兩站,該線路還有三十埠東、祥和、桂王、對河、店埠河、排頭、肥東站、和睦湖、馬橋、南沙河等站點。
所謂“短軌通”,是指將每段25米標準長的短軌排沿線鋪設就位,形成一條連續的軌道。“此時軌排間仍有8至10毫米的縫隙,待到短軌全部焊接成長軌,即可實現‘長軌通’。”據合肥市軌道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短軌通”也是地鐵施工里程碑的關鍵節點,意味著長軌焊接施工的來臨。“等到‘長軌通’完成,可有效減少行車顛簸及噪聲,大幅提高軌道列車乘坐舒適度。”
為有效提高軌行區施工調度及安全管理效率,最大化地利用軌行區施工資源,合肥軌道在2號線東延線鋪軌工程中首次應用智慧云軌行區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主要是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高軌行區安全管理水平和調度管理水平,提升交叉作業施工效率。”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方還創新投入了4組新能源軌道車,“與傳統的內燃型軌道車相比,不但極大地改善了隧道內空氣質量,也為施工提供了優良的作業環境。”
由于2號線東延線軌道與既有運營2號線軌道連接,本次施工需要在不影響既有線路安全運營的前提下進行,施工方選用了小型機械設備進行施工,同時采取濕法作業降低運營車站的煙塵。截至目前,2號線東延線11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區間已全線“洞通”,鋪軌已全線“短軌通”。長軌焊接已完成總量的6成多,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已完成過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通訊員 李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