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小小的番茄,能做出怎樣的產業?6月1日,記者來到阜陽市潁東區插花鎮安徽瓦大集團番茄谷基地,該基地看上去有些“高級”,從配有高清超大屏的農業物聯網系統,到先進的新型日光玻璃溫室,處處透著“科技派”的氣質,一顆顆色澤光潔、果形圓潤的小番茄在陽光下透著亮,再過一周,它們即將成熟轉色。
“別小看了這一個個不起眼的蜂箱,我們的番茄口感更優的秘訣就在這里。”溫室大棚里,青紅相接的果實點綴在綠色藤蔓中,上千只熊蜂為小番茄“出勤”。安徽瓦大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志才介紹,引進的熊蜂個頭大、翅膀振動強、氣味識別好,在番茄生產過程中,熊蜂授粉效率更高,不僅能提高番茄單果質量,還能改善果實品質,有效減少畸形果。通過熊蜂傳粉番茄的果肉飽滿、甜度高、口感沙脆濃郁,更容易實現優質優價。
在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安徽瓦大集團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緊盯消費端升級變化,聚焦鮮食番茄領域,開展科研創新,釋放品牌影響力,爭做中國鮮食番茄產業領跑者。瓦大番茄谷占地面積780畝,主要從事番茄種植、銷售、品種研發等,年產各類番茄200多萬噸。近年來,阜陽市潁東區依托瓦大番茄谷積極推動現代化設施農業發展,輻射帶動境內蔬菜種植面積近20萬畝,惠及周邊4萬多農戶。
按照“根在阜陽、立足上海、依托長三角、布局全國”的產業發展布局,瓦大集團在安徽、寧夏、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四川以及新疆等地擁有自建和合作15個標準化蔬菜基地,基地設施種植面積280多萬平方,配備安裝有水肥一體化、農業物聯網以及低碳科技等設備裝備系統,基地主要種植鮮食番茄品種,產品70%以上直銷長三角區域市場。
鮮食番茄市場打開了,訂單隨之而來,瓦大集團有了供不應求的“甜蜜負擔”。2016年以前,瓦大公司主要以種植蔬菜為主,雖然量高質優,但缺乏品牌影響力,消費者不買賬,種植效益低。后來,經過深度市場調研,企業決定深耕鮮食番茄領域,通過與東北農業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共同培育出瓦大1號番茄品種。這種番茄表皮厚實,一揭即開,果肉泛著晶瑩的沙粒,一經推向市場,立刻征服了消費者的味蕾。
種子是現代農業的“芯片”,瓦大一號的迅速“出圈”,靠的正是種子。從2022年開始,瓦大集團依托自身產業和人才優勢,與國內外頂級番茄育種科研團隊聯合,建立中國瓦大番茄種質資源庫。通過3至5年努力,瓦大番茄種質資源庫將會研發一批優質、高產、穩產、抗病蟲、抗逆性、市場暢銷的鮮食番茄新品種。
截至目前,瓦大集團已成功研發引進番茄新品種5個,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專利21項,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自主(或聯合)研發品種覆蓋率達80%以上。當前,瓦大集團正在積極組建瓦大長三角鮮食番茄研究院,推動鮮食番茄產業化高質量發展。未來,將力爭把瓦大打造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國知名鮮食番茄頭部企業,讓小番茄闖出更大市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