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期待的,是AI做飯
◎南窗紙冷
AI簡直有點兒“可怕”。
星期天的中午,我想不出來吃什么。于是去問AI,能給我設計一份菜單嗎?
AI告訴我,當然可以。開胃菜:涼拌海蜇皮或炒花生米。主菜:麻婆豆腐、青椒肉絲、宮保雞丁、清蒸鱸魚;配菜:炒蘑菇、千煸四季豆;主食:米飯或饅頭;湯品:酸辣湯或紫菜蛋花湯;甜點:糯米丸子或芝士蛋糕。
可能擔心我無法理解這份菜單的妙處,AI還貼心給我解釋:這份菜單兼顧了口感和健康,以豆腐、魚和蔬菜為主食材,搭配了多種不同的口味和風味。配以開胃菜和湯品,更能提升食欲,讓人們享受美食的同時保持身體健康。甜點則是一份完美的收尾,讓人們感受到甜蜜和滿足。
我非常感動,順手叫了一份外賣。AI雖然好,但最大的問題在于,它只能建議,不能給我做。
AI還解決了一個帶娃難題。小孩非常喜歡聽故事,特別是我編的故事。他最喜歡提出一個問題,媽媽,你能用(目力所及范圍內(nèi)可見的任何一件事物)給我編個故事嗎?
孩子七歲了,我連二樓鄰居的故事都編了七八遍了,可謂黔驢技窮。
但是AI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當小孩再次提出,“媽媽請給我講個鸚鵡的故事”時,AI派上了用場——
“有一個小鸚鵡,它有著漂亮的羽毛和聰明的頭腦。
小鸚鵡非常喜歡模仿其他動物的聲音,并且非常擅長模仿人類的語言。
有一天,小鸚鵡遇到了一只非常聰明的鳥類。這只鳥告訴小鸚鵡,如果它能夠?qū)W會更多的語言和發(fā)聲技巧,它將會成為所有動物中最受歡迎的鳥類之一。
小鸚鵡非常努力地學習,每天都花很多時間練習。它學會了模仿狗的吠聲、貓的咕嚕聲、鳥兒的啼鳴聲和人類的語言。
小鸚鵡的聰明和努力成為了一個榜樣,其他動物們也開始學習和模仿。最終,整個花園都充滿了聲音和快樂。
一個小小的鸚鵡,它的聰明和努力改變了整個花園的氛圍?!?/p>
這樣一個故事雖然中規(guī)中矩,但是對于孩子來說足夠了!甚至好于一些質(zhì)量不佳的繪本。
AI還很擅長做表格,這真是社畜福音。它還會做一些普普通通的計劃以及普普通通的繪畫,但這已經(jīng)夠嚇人了,畢竟,大多數(shù)人還不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么?
有人還試著制造AI歌手,只要輸入一定的音頻數(shù)據(jù),就可以“喂養(yǎng)”出一個擁有獨特聲線的知名歌手,只需幾天,她就能“唱”上一千首歌——AI歌手界最出名的是AI孫燕姿,出名到什么地步呢?孫燕姿本尊都下場寫作文談看法了??偨Y(jié)起來就是“隨意吧,沒有誰不可復制,我也是個吃瓜群眾……”
誰也不知道AI究竟會發(fā)展往何方?雖然此刻的它確實可以提供很多幫助,但這種“類人”的智慧和學習的能力,還是讓人覺得有點兒惶恐。它會走向何處去?人工智能終有一天會取代人類嗎?
不過,就目前而言,我對AI最大的期待莫過于有朝一日,它能把網(wǎng)上買菜、擬菜單和做飯這件事融為一體,這才是高質(zhì)量的好AI!
茫茫宇宙,不過是迎來送往
◎大蟲
我嚴重懷疑自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所以,愿意在生活中尋找或者制造更多的笑聲。我理解曹操,《短歌行》整篇都在寫“憂思難忘”“憂從中來”,其實都是為了解釋第一句“對酒當歌”。曹,你沒趕上好時代,如今的KTV已經(jīng)實踐了你的理想。
歷史不會永遠向前或向好??铸堅?jīng)統(tǒng)治地球陸地達1.6億年之久,這恐怕是人類望塵莫及的一個數(shù)字。從早期猿人算起,人類也才存在幾百萬年,與恐龍差了兩個量級。雖然歷史還在延續(xù),但我相信,人類生存的年限想要再上一個量級都不大可能,而埋葬人類的,大概率將是人工智能,英文縮寫為AI。在漢語中,AI作為拼音拼出來就是“愛”,人類生于愛,也將死于愛,就像人類因智慧而王,也將因智慧而亡。
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人工智能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的一切都要按照人類寫定的程序運行,就算它能大鬧天宮,也跳不出人類這個如來掌心,最壞的情況只不過是我們起身去拔掉電源插頭。
事實上,我相信,一旦人工智能跨越過臨界點,被拔掉插頭的,將是人類。
1997年,IBM開發(fā)的象棋電腦“深藍”戰(zhàn)勝了巔峰狀態(tài)的國際象棋世界頭號選手卡斯帕羅夫。很多人預言,國際象棋的變化跟圍棋相比如同云泥,下國際象棋計算機能贏,但一旦來到“千古無同局”、變化數(shù)比宇宙的原子數(shù)還多的圍棋領域,計算機永遠不可能取勝。然而,這個永遠近得超乎想象:2016年,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開發(fā)的“阿爾法狗”(AlphaGo)就戰(zhàn)勝了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2017年又戰(zhàn)勝了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圍棋冠軍柯潔。曾被視為人類智力最后堡壘的圍棋轟然坍塌。
好在,目前人工智能的能力范圍與人類相比都還比較狹窄,它們能在某個單項技能上秒殺人類,但是如果參加綜合考試,即使是“阿爾法狗”,一個普通人也能找到秒殺它的項目,比如,比賽走路。
不過,這也不能給人類帶來多少安慰。按照“大?!睗h斯·莫拉維克的說法,“計算機是通用機器,它們的能力均勻地分布在一個寬廣得無邊無際的任務區(qū)域上。不過,人類能力的分布卻沒那么均勻。在對生存至關重要的領域,人類的能力十分強大,但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就很微弱?!贝騻€比方,人類的智能就像既有深谷也有平地、丘陵、高山的陸地,而計算機的智能就像海平面。要命的是,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遠遠大于地殼隆起的速度,而且呈加速度,這也就意味著,人類失守的領域?qū)⒃絹碓蕉嘣絹碓娇?當人類智能的珠穆朗瑪峰被淹沒后,也許就會迎來一個臨界點。學界普遍認為,這一臨界點將在2050年之前來到。
即使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類,因為它的程序是人寫的,是不是仍然只能服從人類?
答案恐怕不容樂觀。要知道,打敗人類的AlphaGo,創(chuàng)造者曾經(jīng)“喂”了它幾百萬局人類棋譜。但是它的升級版AlphaZero,卻完全是“自學成才”,創(chuàng)造者只是告訴它幾種棋的下法、怎樣才算獲勝,它就自己和自己下了13天棋,然后就打敗了AlphaGo,又摟草打兔子一樣干掉了國際象棋和將棋領域的AI世界冠軍(更別說人類),真是裝13的最高境界。
這,其實就是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能力,就像父母生下孩子,雖然孩子的大腦遺傳自父母,但因為孩子的大腦可以“深度學習”,所以完全可能超越父母。何況,孩子的大腦要受生物學的限制,人工智能的硬件軟件能力卻在不斷翻番提升。有一天,人類將再也無法理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將自己去制造更牛的人工智能。它們會如何對待人類?完全無法想象,就像一只草履蟲怎么想象人類?
如果人類被自己創(chuàng)造的人工智能滅絕,我不會覺得意外。之后,統(tǒng)治世界的人工智能也可能會產(chǎn)生宗教,把已滅絕但仍存在歷史傳說中的人類奉為上帝,就像我們現(xiàn)在一樣。
倒也不必恐懼或悲傷,小到個體、種族,大到星系、宇宙,都有自己的出生和死亡。茫茫宇宙,只不過是迎來送往。
當科幻點燃現(xiàn)實
◎徐燕
今年最為石破天驚的技術(shù)發(fā)明是Chat Apt 吧,它引發(fā)了一系列的革命式的改變,甚至孫燕姿在自己也不知道的情況下火了,她用調(diào)侃的語氣回應道:“我的粉絲們已經(jīng)正式改換門庭,接受我就是一個冷門歌手的事實,而我的AI角色成了目前的頂流。我想說的是,你跟一個每幾分鐘就推出一張新專輯的人還有什么好爭的”……
這場技術(shù)革命已影響到世界各地,各行各業(yè)都在實施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我們以為的虛無縹渺的事,人工智能,AI ,已經(jīng)如此貼近了我們的生活,雖然暫時還不用考慮機器人會不會占領世界,但至少已經(jīng)可以緊張的是,機器人會不會占領我的工作?!
人工智能并非是憑空而來,早在很多年前亦舒的小說《朝花夕拾》,已經(jīng)有機器人在當傭人,提供服務了,那可是遙遠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啊。可以說,我們正在讓曾經(jīng)的科幻小說成為現(xiàn)實。
至少十年前,你能想象有一天只帶一個手機出門就可以?曾經(jīng)這存在于科幻中,是被憧憬的理想世界,如今就是現(xiàn)實,用手機應對一切,已經(jīng)成為日常生活場景。
隨著通信技術(shù)的發(fā)展,云計算的算力支持,AI正在以狂奔姿態(tài)發(fā)展。人工智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巨大,很多的職業(yè)消失或是身價急劇縮水,是目力所及的改變。
但也有一些令人期待的成果。比如一個朋友憂傷地對兒子說,我們就你一個孩子,可是你現(xiàn)在決定要出國,以后可能還要留在國外生活工作,你不養(yǎng)我了嗎?兒子不假思索地說,你們以后可以進養(yǎng)老院呀。她說,可是養(yǎng)老院會虐待呀。兒子笑著說,不會的,以后的護工都是機器人了,而且都是硅膠材質(zhì),有力氣扶和抱而且恒溫,不會冰冷,關鍵是,再怎么折騰也不會不耐煩呀。
聽起來確實還蠻樂觀的,據(jù)說中科大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成果。
關于人工智能的電影很多很多,《銀翼殺手2049》《云圖》,但我最喜歡的是《her》。這部拍攝于2013年的電影,講的是,一個在結(jié)束與妻子的愛情長跑后,職業(yè)為代寫情書的作家西奧多愛上了電腦操作系統(tǒng)薩曼莎,這個虛幻的女人存在于文字和聲音中,她安慰了他,填補了他空寂孤獨的心。
西奧多與薩曼莎非常投緣,仿佛存在雙向的需求與欲望,于是人機友誼最終發(fā)展成為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異愛情……這種奇特的交往,只要西奧多愿意,他隨時可以找到薩曼莎,這個看不見的美女隨時在線,她擁有迷人的聲線,溫柔體貼而又幽默風趣,他得到無與倫比的陪伴與寬慰。
看這部電影時,我也被薩曼莎的聲音所迷醉(配音的是斯嘉麗·約翰遜 )。而且,這樣的溝通也令人依賴、著迷,他不必顧及生活里的那些可能存在的懷疑、私欲、虛偽,也沒有任何外界所要衡量的要素,比如容貌、身份地位、性格和生活習慣,二者之間唯一擁有的,就是完全徹底放松的溝通。
這個美好的故事并沒有持續(xù)到最后,西奧多最后崩潰的是,這個薩曼莎,并非他的專屬,這個AI女友同時還與八千多個用戶同時交流,而這個數(shù)字,還在不斷增長……
人類渴求的情感,最后還是落到了占有欲,只要被命名為愛情,它就不可能甘心被復制被分割被共享。假如我們要的并沒那么多,那我們從AI上找感情寄托是可能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未來AI朝這方向發(fā)展,那所謂的社恐們,就有了福音。
AI可能有一萬種可怕后果,也可能有千萬種美好的應用,總之,在一切還能控制的情況下,我還是期待美好的東西在我們生活里慢慢出現(xiàn)。
好好活著
◎陶妍妍
十多年前有句流行語,“時代巨變時,連招呼都不打。”確實沒料到,AI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么快。
最近兩則新聞驚到我。一個是AI孫燕姿火遍全網(wǎng),連本尊都下場回應,笑稱正在待產(chǎn)的自己已是“冷門”歌手,沒想到AI的自己卻成了頂流。我喜歡孫燕姿面對時代巨變的態(tài)度:“我認為思想純凈、做自己,已然足夠。”
另一則法治新聞: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被好友邀請視頻聊天,10分鐘被騙走430萬。警方偵查后得知,對方是通過智能AI換臉技術(shù),佯裝成好友對他實施詐騙。
無論好壞,人類與AI共存的時代,已然到來。刷手機時,刷到一條某中學老師說AI話題的短視頻。這位老師先是分析了30后的人類人口結(jié)構(gòu),說到AI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最激動人心的設想是,未來人類會通過虹膜掃描,按需領取AI創(chuàng)造出的社會財富。話鋒一轉(zhuǎn),她給同學們提出的思考題是:如果人類社會真的發(fā)展到那一步,你將如何安頓自己的一生?今天的你,是否已做好準備?
我也深思一番。這些年的教育一直在不斷內(nèi)卷。但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教育很多時候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孩子的成長,并沒有標準答案。與其犧牲孩子成長的快樂,獲得父母認知范圍的“出人頭地”,不如培養(yǎng)孩子成長為身心健康的人,以便有足夠生命韌性,應對未知的挑戰(zhàn)。
當代父母壓力大,孩子過得也不輕松,劍拔弩張的家庭氛圍比比皆是。良好的情緒管理,并不是“忍一忍”這么簡單,需要專業(yè)練習,更需要對生活有所選擇。
有個朋友,先生在外地做生意,自己是大學老師。她的小兒子并沒有遺傳父母的高智商,老師頻繁找家長,要強的媽媽情緒也不好。有一天,小朋友被領回家后,開始抽自己耳光,希望媽媽不要再生他的氣。他只是個一年級的小朋友。我聽到這件事后非常震驚,把朋友大罵一頓,生命成長需要的養(yǎng)分,是有安全感的陪伴與耐心。
姐們也很絕。意識到問題后,她直接把工作挪到一個山清水秀的地級市,在城郊給娃租了一小塊地,課后帶娃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雞種菜,氛圍一舒緩,小朋友現(xiàn)在狀態(tài)非常好。
一直認為,只有擁有成熟穩(wěn)定的情緒,才有力量面對自我,遇到問題勇于探索,在一次次深切的自我期待與誠懇反省中,逐漸強大人格。
對自我有期待,才能過好一生啊。有人說,人生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度過時間;而開啟幸福的鑰匙,是如何充滿喜悅地統(tǒng)籌自己的時間。深以為然。
看過一位生活博主的書,她感嘆:家務活永遠做不完。
但越多細節(jié)的家事,越能鍛煉一個人的統(tǒng)籌能力。即使只是看一個人做四菜一湯,就大致能分析出這個人的工作習慣、思考路徑、做事的完成度等。有些人做完飯,廚房像戰(zhàn)場;而有些人,卻像田螺姑娘,仿佛一桌美味菜肴,只需掀開桌布的那一瞬。
雖然現(xiàn)在生活中的大小瑣事,都可購買社會化服務得到解決,但“生存”與“生活”之間,還是有著很大距離。
生活,是一種心氣,需要一分一秒踏實完成的過程。我信奉“實做”的教育理念,也認同通過完成一件件“小事”,能獲得內(nèi)心的圓滿。
可能我也沒緣分生一個學霸寶寶,所以熱衷給小朋友報一堆“無用之用”的課程。有時去森林,就地取材,做一件插花作品;有時上美食課,通過食材感知節(jié)氣的變化;有時上觀鳥課,世間萬物有靈,每一樣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態(tài)鏈……
一直堅信,人間值得。只要能抓住平凡日子里每一份小小幸福,聚沙成塔,就能慢慢搭建出屬于自己的幸福人生路。能感受到真實的自己,對自我一直抱有期待,無論有沒有AI,都能過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