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金色麥浪,又是一年豐收季。6月2日上午,在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段沖村一處大片麥田里,10余臺聯合收割機開足馬力搶收。據介紹,該區4萬多畝小麥近期迎來豐收的時節,當地正搶抓有利天氣加緊收割,確保糧食做到顆粒歸倉、實現豐產豐收。
麥浪滾滾,機器轟鳴。2日上午,在小廟鎮段沖村一處大片麥田里,10余臺聯合收割機馳騁在金色的麥浪中。一幅美麗而繁忙的豐收畫卷在江淮分水嶺上展開,切割、剝殼、脫粒……飽滿金黃的麥粒從收割機噴涌而出,停靠在路邊的一輛輛運糧卡車很快便滿載而去。“我們這幾天都在忙著收割,加班加點趕在下雨前搶收完,最快明天就能收割完畢。”農機手梁參軍說,當日早上6點便投入麥收工作了。
小廟鎮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鎮通過土地流轉,種植了約4萬畝冬小麥。眼下,這些小麥陸續到了成熟的時節。
面對前段時間的連續降雨天氣,為確保小麥及時順利收割,小廟鎮農辦以及蜀山區農業部門幫助家庭農場、種糧大戶、流轉企業等聯系協調收割機械和運輸車輛,并提前研判各類突發情況,搶抓天氣晴好間隙晝夜搶收,全力以赴確保小麥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小麥豐收還是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戶外課堂”。小廟中心學校四年級的10多名孩子們也來到麥收現場,分組比賽撿拾散落的麥穗,用汗水來實際感受“粒粒皆辛苦”的不易。
豐收在望,麥收正酣。據了解,今年蜀山區在地作物主要是小麥和油菜,小麥種植面積為4萬余畝,主要分布在小廟鎮。目前,小麥已收割近5成,預計6月上旬收割結束,總產量將達到32萬余斤。(王輝 葛慶釗 劉曉朦 孫雨靜 陳三虎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