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離子醫學中心工作人員演示旋轉束治療終端。記者 程兆 攝
安醫大一附院手術室里,我省首臺國產手術機器人為患者開展治療。 記者 程兆 攝
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在現代醫療技術和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與普及,延伸醫護人員診治護理能力,讓疾病治療更加精準高效。日前,一批極具科技感、智慧化的健康設備和新興療法在我省投入使用,自主可控、可及性不斷增強的高端醫療裝備和技術帶來更多優質健康服務,不斷提升百姓幸福感。
腫瘤難題
“質子刀”來解決
當前,惡性腫瘤發生率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第一大殺手”。如何破解腫瘤治療難題成為當前醫學界共同面臨的挑戰。近年來,質子治療成為許多腫瘤患者眼中的“治癌利器”。
位于合肥市蜀山區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合肥離子醫學中心,是我省唯一開展質子放射治療的放療中心。近三年來,該中心通過質子放療等相關治療方法的患者已有471例。
“從當前治療臨床效果來看,質子治療臨床效果好、對人體的正常組織副作用反應小。”合肥離子醫學中心首席醫學物理教授盧曉明表示,質子治療技術定位更精準、病人生存率更高,是國際上治療癌癥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之一。
質子治療究竟如何殺死癌細胞?日前,記者走進合肥離子醫學中心的旋轉治療室,看到360°的旋轉治療機架配合著機械手臂從各個角度“照射”患者病灶,當患者躺在治療床后,加速器將質子加速到約光速的70%,釋放一股高能量質子束流射線抵達患者病灶。
“質子束流射線抵達腫瘤之前,幾乎不釋放任何能量,到達腫瘤位置時會釋放大量能量,以損傷腫瘤細胞。每個照射角度的精度都是‘毫米級’,精準瞄準腫瘤細胞。當質子束流射線穿過腫瘤之后,能量又會迅速減弱至零。質子束流射線以‘定向狙擊’的方式實現對腫瘤部位的精準‘爆破’,往往對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損害小。”盧曉明補充道,患者在接受質子治療前,醫師會根據其詳細病史、影像檢查等情況,集體討論制定出最合適治療方案。還會用仿真人體模型替代真實人體,來驗證患者實際接受的射線照射劑量與設計的是否一致,全部通過驗證之后才能進行。
盧曉明表示,質子治療更適合運用于發生在敏感器官的腫瘤,比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顱底腫瘤、頭頸部腫瘤、兒童腫瘤等。
據了解,2015年合肥離子醫學中心項目正式啟動以來,積極推進質子治療技術應用。2021年12月,質子治療設備啟動臨床試驗;2022年8月,首批患者治療完成并出院。當前,盧曉明團隊正在密切跟蹤首批患者治療后期療效和副作用情況,質子設備于去年底提交了注冊申請,待獲批上市后,該套質子設備將造福廣大腫瘤患者。
臨床手術
“機器人”來幫忙
近日,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手術室里,該院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梁朝朝教授操作著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手術操作臂,通過患者臍上一個小切口,順利為一位左腎腫瘤的患者實施了腎部分切除術——這是我省由首臺應用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完成的臨床手術。
梁朝朝教授介紹,該系統是通過應用機器人技術、成像技術和數字技術進行微創手術。外科醫生通過觀看高分辨三維圖像手術畫面,能夠看清手術過程的每一個細節。
記者觀察發現,該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又稱精鋒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MP1000),由醫生控制臺、患者手術平臺、影像處理平臺三部分構成。它有四個機械臂,一個用來控制內窺鏡,另外三個用來操作各種手術器械。醫生可以通過控制臺,看到高清立體的手術畫面,用手指和腳踏板來控制機器人的動作。三維高清影像系統好比醫生的“眼”,通過超低的圖像延時、10倍以上可調節的放大倍數,讓醫生能夠看清手術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同時四個機械臂、十二個自由度的靈巧操作,可迅速捕捉醫生的手部動作,實現精準控制機械臂,幫助醫生達到極高的手術精度。
“這是一款醫生的智能搭檔!”梁朝朝表示,相較于傳統腹腔鏡手術,患者手術切口比較小,利于醫生更精確地切割和縫合。患者手術時間和恢復期明顯縮短,疑患并發癥和感染風險大大降低。此外,減輕了醫生體力負擔,提高了醫生工作效率。
“國產手術機器人普及推廣后,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就像是患者的忠實護航者,讓他們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有更多的信心和希望。國產手術機器人的普及也為手術臨床研究與創新性國產重大醫療裝備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機遇。”梁朝朝說。
全科診斷
“智醫助理”來輔助
圖文咨詢、視頻問診、檢驗查單、尋醫電話機器人……近年來,“智醫助理”為患者提供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讓百姓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全科診斷、智能問診、問診名醫等優質服務。對于醫生來說,同樣感受到了“智醫助理”帶來的便捷。
近期,76歲的趙大爺因陣發性腹痛來到南陵縣煙墩鎮中心衛生院就診,該院王俊醫生接診后,將患者的癥狀等信息記錄進電腦系統中,初步診斷為膽石癥以及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這時電腦上的“智醫助理”彈出了診斷建議——考慮“急性胰腺炎”可能性,建議轉往上一級醫院。考慮到趙大爺身體狀況,王俊與趙大爺家屬充分溝通后,趙大爺轉診南陵縣醫院并最終確診急性胰腺炎、膽石癥和急性膽囊炎,趙大爺得到了及時治療。
“這個智醫助理用起來很方便,如果我們對某個診斷有疑慮,不知道往哪方面想,它還會告訴我們下一步詢問病人哪些問題,怎么去檢查,怎么去用藥等。”王俊對這位“助理”的表現給出了好評。
訊飛醫療總裁陶曉東表示,通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智醫助理”與檢驗檢查、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等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借此對居民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分級,形成個性化健康干預方案,提供看病預約、健康指導等智能化服務,提高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和效率。此外,“智醫助理”基于醫療知識庫和醫療AI輔助診療引擎對患者診療信息進行分析,生成臨床診斷與推薦治療建議,為醫生臨床決策過程提供智能輔助支持,同時為各級醫療主管部門提供診療過程監管服務。
“智醫助理的使用,讓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全面了解疾病信息,從而對病情進行準確判斷。對于鄉鎮衛生院等基層衛生機構而言,智醫助理的使用可逐步提升基層醫生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降低漏診誤診率。”陶曉東說。
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智醫助理”等相關技術,將基層難以處理的危重癥和疑難雜癥,及時轉到相應的大醫院,打造分級人機協同的診療模式,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到2025年,全省初步建立完善“智聯網醫院”管理運行機制,聯網醫院實現省域內全覆蓋,讓更多百姓在家即可享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與精準有序的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