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陳先生患有慢性疾病,一直被疾病折磨,偶然接到自稱是電臺養生節目里某知名“專家”的電話。對方稱自己配制的藥可以治療陳先生的疾病。陳先生經常在廣播里聽“專家”講課,有一些印象。起初,陳先生是有些懷疑的,但經不住“專家”不斷地噓寒問暖,加上想要治好疾病的迫切心情,讓陳先生徹底放下戒備,開始買來電“專家”推薦的藥。 陳先生花費2萬余元進行購藥,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不太想繼續購買。對方見狀,又開始謊稱國家有優惠政策,可為陳先生報銷70%的醫藥費,但前提是需要先繳納20%的稅,這樣報銷的錢和藥品才能給出。經不住誘惑,陳先生又給對方轉賬4700元。遲遲等不到報銷款和藥的陳先生多次打電話給對方,均無法取得聯系,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于是報警求助。 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辦案人員發現涉案犯罪團伙對每個老人的詐騙模式基本相同,其人員有分工且銷售話術都是提前設計好的,利用老人治病心切,冒充“專家”問診,騙取老年人信任來推銷。 本案涉案犯罪嫌疑人均受到法律的懲罰,7名被告人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一個月至四年四個月不等,并處相應罰金。慶幸的是,經不法分子積極退贓,受害老人挽回了全部經濟損失。
【風險提示】 如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頻發,老年群體本身存有閑置資金,加上子女多數不在身邊,防范意識不高,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同時,部分“看病難”的問題,讓不法分子有機可趁,冒充知名專家,利用詐騙話術噓寒問暖以降低戒備,通過推銷“藥品”等來騙財,期間觀察老人的響應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變化“戰術”,總之,不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榨干老年人的積蓄。 慶幸的是,上述案例中受害老人都追回了財產,而且沒有因吃了“藥品”出現不適或加重病情的情況。但不是每次都能如此幸運,所以看病還是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平安養老險安徽分公司提示您:在遇到推銷時,不要輕易相信對方。老人可以征求子女意見或向派出所等有權機關進行核實;同時,子女也要多關心老人,多溝通,講解電信詐騙的手段和應對方法,防止老年人被不法分子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