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記者從蚌埠市紅十字會獲悉,作為公共場所急救的“救命神器”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已經在蚌埠市三處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安裝。
心源性猝死是我國致死率第二的疾病,每年因此死亡者高達55萬人,這其中大多數救護車到達現場時已錯過最佳搶救時間,現有的急救系統救治成功率不到1%。AED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AED是一種便攜式、易于操作,為非醫務人員研制的現場急救設備。有了這種設備,搶救及時、使用得當,將能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目前,蚌埠市三處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已經安裝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分別是張公山公園北門入口東側、銀泰百貨蚌埠店4樓客服中心內、高鐵蚌埠南站一樓候車大廳。
蚌埠市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公共區域安裝AED,既豐富了蚌埠市緊急救治體系建設,又使急救救治范圍延伸至診室、候診區域、120急救之外的公共區域。一旦遇有突發心源性猝死病患,非醫護人員可立即拿取自動體外除顫儀進行救治,在“黃金4分鐘”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命,為患者安全添一份“保險”。(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常誠 通訊員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