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記者從淮北警方獲悉,近日淮北市、縣、派出所三級聯動,持續見面勸阻,成功避免預警對象50萬元損失。
第一次勸阻:
4月24日,淮北公安局反詐中心接指令:市民劉女士疑似正在遭受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值班人員立即與劉女士取得聯系開展遠程預警,并第一時間推送相山公安分局南黎派出所開展勸阻工作。
南黎派出所民警上門見到劉女士,但劉某堅稱自己未被騙,并借口有事離開,拒絕民警的勸阻。
第二次勸阻:
勸阻民警反饋信息后,市反電詐中心根據經驗分析推斷劉女士已被深度洗腦,存在繼續被騙的重大隱患,要求持續跟進勸阻。
相山公安分局反詐中心民警同南黎派出所民警再次前往劉女士家中勸阻,通過其家人做通工作,劉女士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分局反詐中心。
經過耐心詢問,劉女士向民警坦言,自己在半個月前在網上認識一名男子,雙方回加微信交流。該男子聲稱在部隊服役,離異帶一孩子生活,并稱準備退役后來淮北發展。
在聊天過程中,男子稱其表哥在上海黃金交易市場做主管,掌握內部交易信息,但其在部隊不方便操作,便將其賬號交給劉女士,讓其幫助操作交易。4月18日,劉女士在男子的引導下,通過夸克瀏覽器登錄所謂“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網站,注冊后按照客服引導投資了20余萬元,并成功提現了2000元。
驚喜不已的的劉女士立即將該“投資”方式介紹給身邊的親戚朋友“共同致富”,并四處籌借資金準備加大投資力度。
劉女士在籌備50萬元準備繼續投入的時候接到民警兩次預警勸阻,但其不以為然,認為網友不會欺騙自己。
第三次勸阻:
4月25日上午,淮北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將劉女士約至辦公室,刑偵支隊支隊長、副支隊長面對面與其開展交流,從詐騙手段、詐騙方法、被騙案例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講解,并向其剖析匯款賬戶的資金流向。
經過派出所、分局反詐中心、市局反詐中心民警耐心細致的勸解,劉女士方才恍然大悟。
在認清“網友誘導投資理財”的真實面目之后,劉女士對自己堅持繼續轉賬50萬元做法感到后怕不已,并對民警耐心細致勸阻、讓其避免巨大經濟損失的努力表示由衷感謝。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