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一個吃貨對春天最高的禮贊,就是吃那些帶著春天氣息的美食,如油燜春筍,如薺菜餛飩,如紫云英炒年糕,如松花餅,把春天的清新與美好留在唇齒間。
古書中,對“松花餅”是如此描述的:“松至三月花,以杖扣其枝,則紛紛墜落……調以蜜,作餅……”甜香可口的松花餅里,有松花的靈魂。
松花粉是松樹的花粉。古人以歲寒比喻亂世,以松柏比喻君子,松樹長得質樸莊重,看上去的確如沉默的君子。家鄉多山,山上多松,每到春天,山上的杜鵑花開時,松樹就開滿金黃色的松花,林中飄散著淡淡的松花香。松花是松樹雄枝抽新芽時開的花骨朵,被細密尖銳的松枝捧在手心里。清明前,要采艾葉做青團,鄉人會順便采些松花粉回來。
春天時,松花開得滿山都是,只需搖動樹枝接取花粉,采回來的松花粉就足夠做好幾回餅子了。采花粉要把握好時節,太早,松花花朵小,松花粉也少;太晚,松花開了,春風一吹,花粉散了一地,地上一片金黃,大地如染了金粉。那些老到的人,把未開放的松花摘了,裝滿一袋,回家倒在竹匾里,放太陽底下曬,陽光把松花曬開來,松花粉紛紛落下。松花粉細滑又清香,夏天大人給娃娃洗完澡后,可以當爽身粉用,撲了松花粉的孩子,像個金娃娃。
與松花有關的一切,都是美而雅的。有一種顏色叫松花黃,魯迅就寫過這種顏色:“小鴨也誠然是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跚的走?!币娺^松花的人,知道松花黃是怎樣一種漂亮的色彩,沒見過松花的,多半想不出松花黃到底是種什么樣的黃色。有一種淡黃色的箋紙,叫松花箋,當年元稹使蜀,才貌雙全的薛濤與元稹詩酒唱和,制作了彩色信箋——松花箋,寄給情郎元稹,元稹就在松花箋上題詩相贈:“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边@情詩寫得真是好啊。還有一種松花蛋,因與松花一樣有漂亮的花紋,故名。
在古代,食花飲露的高潔之士不少,但真正可以食用的花粉,其實也沒幾種,我知道的,一種是松花粉,一種是蒲黃。蒲黃是水燭香蒲的花粉,松花長在山上,水燭香蒲長在水邊,李時珍喜歡松花粉更甚于蒲黃,他在《本草綱目》中說:“二三月抽蕤生花,長四五寸,采其花蕊為松黃?!庇终f松花:“甘、溫、無毒。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亦可釀酒。”
在古人眼里,“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是風雅之事,唐代的白居易就有“腹空先進松花酒……樂天知命了無憂”之句。把松花粉蒸熟,用絹布包好,與黃酒一同置入容器,密封浸泡十日,即成松花酒。據說松花酒有祛風益氣、潤肺養心之功效,講究生活品質的白居易,覺得喝了松花酒,人生就應該樂天知命。
除了釀酒,松花粉更多的是用來制作松花餅。古人相信松花可以美容養顏,張泌有《妝樓記》,稱晉代白州雙角山下有美人井,喝了這井水的人,生下的女兒都很漂亮,原因呢,是因為井旁有松花,花粉落入了井中。
“壽比南山不老松”,松樹是植物界中的長壽樹種,而松花擔負著松樹繁衍的重任,由此類推,古人認為松花有延年益壽之功效。蘇東坡把松花、蒲黃、槐花、杏花與白蜜搗在一起,做成花丸吃,他說:“一斤松花不可少,八兩蒲黃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錢,兩斤白蜜一起搗。吃也好,浴也好,紅白容顏直到老?!彼€說:“崎嶇拾松黃,欲救齒發弊。”顯然他是相信松花的功效的,就算山路崎嶇,春天里,他也要親自上山撲打些松花粉帶回家。
至于松花做餅,很早就有,宋代時已成日常,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中道:“春末,采松花黃和煉熟蜜,勻作如古龍涎餅狀,不惟香味清甘,亦能壯顏益志?!碧K東坡的弟弟蘇轍也愛吃松花餅:“餅雜松黃二月天,盤敲松子早霜寒?!碧K家兄弟倆,一個愛吃松花丸,一個愛吃松花餅,是松花的鐵粉。
松花餅好吃,做起來并不難。糯米粉中加入松花粉、白糖,一起揉勻,煎熟后,兩面黃亮,如黃花梨椅子扶手的包漿,有撲鼻的一股香,那是松花的清香和糯米的軟糯甜香。如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如花間詞派的作品,如情人間的蜜語。我到三門出差,有機會,除了要吃青蟹、小海鮮外,松花餅也是一定要吃的。吃一口,滿嘴都是春天的味道。
松花除了用來做松花餅,還可以用在很多糕點上,每到清明、四月八、七月半、冬至,做青團、烏飯麻糍、冬至圓時,都可以撒一些松花粉,做成松花青團、松花麻糍、松花圓子。糕點金黃,有山野清新之氣,都說佛要金裝,各種糕餅上有了金黃的松花粉,色、香、味更好。糕餅兩面覆上嫩黃的松花粉,吃的時候,嘴上會粘上松花粉,就算八九十歲的老人,也像個饞貓,頗為有趣。
各地都有用松花粉做的糕點,有一年去云南,吃到云南的松花糕,軟糯香甜,松花與玫瑰的香氣、豆沙的甜美,那么完美地交織在一起,我真是喜歡云南的糕點,跟云南一樣,那么的風花雪月。
云南有很多的鮮花糕點,我每次出差去云南,總要帶回一些。云南的松花糕,是以松花粉和紅豆制成的,加了點玫瑰醬,上層金黃,下層醬紫,托在綠色的芭蕉葉上,色彩清麗,像是張浩先生的花鳥畫。
【橙美文】松花酒與松花餅
安徽商報
張雪子
2023-04-24 09:43:16
·王寒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一個吃貨對春天最高的禮贊,就是吃那些帶著春天氣息的美食,如油燜春筍,如薺菜餛飩,如紫云英炒年糕,如松花餅,把春天的清新與美好留在唇齒間。
古書中,對“松花餅”是如此描述的:“松至三月花,以杖扣其枝,則紛紛墜落……調以蜜,作餅……”甜香可口的松花餅里,有松花的靈魂。
松花粉是松樹的花粉。古人以歲寒比喻亂世,以松柏比喻君子,松樹長得質樸莊重,看上去的確如沉默的君子。家鄉多山,山上多松,每到春天,山上的杜鵑花開時,松樹就開滿金黃色的松花,林中飄散著淡淡的松花香。松花是松樹雄枝抽新芽時開的花骨朵,被細密尖銳的松枝捧在手心里。清明前,要采艾葉做青團,鄉人會順便采些松花粉回來。
春天時,松花開得滿山都是,只需搖動樹枝接取花粉,采回來的松花粉就足夠做好幾回餅子了。采花粉要把握好時節,太早,松花花朵小,松花粉也少;太晚,松花開了,春風一吹,花粉散了一地,地上一片金黃,大地如染了金粉。那些老到的人,把未開放的松花摘了,裝滿一袋,回家倒在竹匾里,放太陽底下曬,陽光把松花曬開來,松花粉紛紛落下。松花粉細滑又清香,夏天大人給娃娃洗完澡后,可以當爽身粉用,撲了松花粉的孩子,像個金娃娃。
與松花有關的一切,都是美而雅的。有一種顏色叫松花黃,魯迅就寫過這種顏色:“小鴨也誠然是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跚的走?!币娺^松花的人,知道松花黃是怎樣一種漂亮的色彩,沒見過松花的,多半想不出松花黃到底是種什么樣的黃色。有一種淡黃色的箋紙,叫松花箋,當年元稹使蜀,才貌雙全的薛濤與元稹詩酒唱和,制作了彩色信箋——松花箋,寄給情郎元稹,元稹就在松花箋上題詩相贈:“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边@情詩寫得真是好啊。還有一種松花蛋,因與松花一樣有漂亮的花紋,故名。
在古代,食花飲露的高潔之士不少,但真正可以食用的花粉,其實也沒幾種,我知道的,一種是松花粉,一種是蒲黃。蒲黃是水燭香蒲的花粉,松花長在山上,水燭香蒲長在水邊,李時珍喜歡松花粉更甚于蒲黃,他在《本草綱目》中說:“二三月抽蕤生花,長四五寸,采其花蕊為松黃?!庇终f松花:“甘、溫、無毒。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亦可釀酒。”
在古人眼里,“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是風雅之事,唐代的白居易就有“腹空先進松花酒……樂天知命了無憂”之句。把松花粉蒸熟,用絹布包好,與黃酒一同置入容器,密封浸泡十日,即成松花酒。據說松花酒有祛風益氣、潤肺養心之功效,講究生活品質的白居易,覺得喝了松花酒,人生就應該樂天知命。
除了釀酒,松花粉更多的是用來制作松花餅。古人相信松花可以美容養顏,張泌有《妝樓記》,稱晉代白州雙角山下有美人井,喝了這井水的人,生下的女兒都很漂亮,原因呢,是因為井旁有松花,花粉落入了井中。
“壽比南山不老松”,松樹是植物界中的長壽樹種,而松花擔負著松樹繁衍的重任,由此類推,古人認為松花有延年益壽之功效。蘇東坡把松花、蒲黃、槐花、杏花與白蜜搗在一起,做成花丸吃,他說:“一斤松花不可少,八兩蒲黃切莫炒?;被ㄐ踊ǜ魑邋X,兩斤白蜜一起搗。吃也好,浴也好,紅白容顏直到老?!彼€說:“崎嶇拾松黃,欲救齒發弊?!憋@然他是相信松花的功效的,就算山路崎嶇,春天里,他也要親自上山撲打些松花粉帶回家。
至于松花做餅,很早就有,宋代時已成日常,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中道:“春末,采松花黃和煉熟蜜,勻作如古龍涎餅狀,不惟香味清甘,亦能壯顏益志?!碧K東坡的弟弟蘇轍也愛吃松花餅:“餅雜松黃二月天,盤敲松子早霜寒?!碧K家兄弟倆,一個愛吃松花丸,一個愛吃松花餅,是松花的鐵粉。
松花餅好吃,做起來并不難。糯米粉中加入松花粉、白糖,一起揉勻,煎熟后,兩面黃亮,如黃花梨椅子扶手的包漿,有撲鼻的一股香,那是松花的清香和糯米的軟糯甜香。如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如花間詞派的作品,如情人間的蜜語。我到三門出差,有機會,除了要吃青蟹、小海鮮外,松花餅也是一定要吃的。吃一口,滿嘴都是春天的味道。
松花除了用來做松花餅,還可以用在很多糕點上,每到清明、四月八、七月半、冬至,做青團、烏飯麻糍、冬至圓時,都可以撒一些松花粉,做成松花青團、松花麻糍、松花圓子。糕點金黃,有山野清新之氣,都說佛要金裝,各種糕餅上有了金黃的松花粉,色、香、味更好。糕餅兩面覆上嫩黃的松花粉,吃的時候,嘴上會粘上松花粉,就算八九十歲的老人,也像個饞貓,頗為有趣。
各地都有用松花粉做的糕點,有一年去云南,吃到云南的松花糕,軟糯香甜,松花與玫瑰的香氣、豆沙的甜美,那么完美地交織在一起,我真是喜歡云南的糕點,跟云南一樣,那么的風花雪月。
云南有很多的鮮花糕點,我每次出差去云南,總要帶回一些。云南的松花糕,是以松花粉和紅豆制成的,加了點玫瑰醬,上層金黃,下層醬紫,托在綠色的芭蕉葉上,色彩清麗,像是張浩先生的花鳥畫。
·王寒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一個吃貨對春天最高的禮贊,就是吃那些帶著春天氣息的美食,如油燜春筍,如薺菜餛飩,如紫云英炒年糕,如松花餅,把春天的清新與美好留在唇齒間。古書中,對“松花餅”是如此描述的:“松至三月花,以杖扣其枝,則紛紛墜落……調以蜜,作餅……”甜香可口的松花餅里,有松花的靈魂。松花粉是松樹的花粉。古人以歲寒比喻亂世,以松柏比喻君子,松樹長得質樸莊重,看上去的確如沉默的君子。家鄉多山,山上多松,每到春天,山上的杜鵑花開時,松樹就開滿金黃色的松花,林中飄散著淡淡的松花香。松花是松樹雄枝抽新芽時開的花骨朵,被細密尖銳的松枝捧在手心里。清明前,要采艾葉做青團,鄉人會順便采些松花粉回來。春天時,松花開得滿山都是,只需搖動樹枝接取花粉,采回來的松花粉就足夠做好幾回餅子了。采花粉要把握好時節,太早,松花花朵小,松花粉也少;太晚,松花開了,春風一吹,花粉散了一地,地上一片金黃,大地如染了金粉。那些老到的人,把未開放的松花摘了,裝滿一袋,回家倒在竹匾里,放太陽底下曬,陽光把松花曬開來,松花粉紛紛落下。松花粉細滑又清香,夏天大人給娃娃洗完澡后,可以當爽身粉用,撲了松花粉的孩子,像個金娃娃。與松花有關的一切,都是美而雅的。有一種顏色叫松花黃,魯迅就寫過這種顏色:“小鴨也誠然是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跚的走。”見過松花的人,知道松花黃是怎樣一種漂亮的色彩,沒見過松花的,多半想不出松花黃到底是種什么樣的黃色。有一種淡黃色的箋紙,叫松花箋,當年元稹使蜀,才貌雙全的薛濤與元稹詩酒唱和,制作了彩色信箋——松花箋,寄給情郎元稹,元稹就在松花箋上題詩相贈:“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边@情詩寫得真是好啊。還有一種松花蛋,因與松花一樣有漂亮的花紋,故名。在古代,食花飲露的高潔之士不少,但真正可以食用的花粉,其實也沒幾種,我知道的,一種是松花粉,一種是蒲黃。蒲黃是水燭香蒲的花粉,松花長在山上,水燭香蒲長在水邊,李時珍喜歡松花粉更甚于蒲黃,他在《本草綱目》中說:“二三月抽蕤生花,長四五寸,采其花蕊為松黃。”又說松花:“甘、溫、無毒。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亦可釀酒?!痹诠湃搜劾?“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是風雅之事,唐代的白居易就有“腹空先進松花酒……樂天知命了無憂”之句。把松花粉蒸熟,用絹布包好,與黃酒一同置入容器,密封浸泡十日,即成松花酒。據說松花酒有祛風益氣、潤肺養心之功效,講究生活品質的白居易,覺得喝了松花酒,人生就應該樂天知命。除了釀酒,松花粉更多的是用來制作松花餅。古人相信松花可以美容養顏,張泌有《妝樓記》,稱晉代白州雙角山下有美人井,喝了這井水的人,生下的女兒都很漂亮,原因呢,是因為井旁有松花,花粉落入了井中。“壽比南山不老松”,松樹是植物界中的長壽樹種,而松花擔負著松樹繁衍的重任,由此類推,古人認為松花有延年益壽之功效。蘇東坡把松花、蒲黃、槐花、杏花與白蜜搗在一起,做成花丸吃,他說:“一斤松花不可少,八兩蒲黃切莫炒?;被ㄐ踊ǜ魑邋X,兩斤白蜜一起搗。吃也好,浴也好,紅白容顏直到老。”他還說:“崎嶇拾松黃,欲救齒發弊。”顯然他是相信松花的功效的,就算山路崎嶇,春天里,他也要親自上山撲打些松花粉帶回家。至于松花做餅,很早就有,宋代時已成日常,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中道:“春末,采松花黃和煉熟蜜,勻作如古龍涎餅狀,不惟香味清甘,亦能壯顏益志。”蘇東坡的弟弟蘇轍也愛吃松花餅:“餅雜松黃二月天,盤敲松子早霜寒。”蘇家兄弟倆,一個愛吃松花丸,一個愛吃松花餅,是松花的鐵粉。松花餅好吃,做起來并不難。糯米粉中加入松花粉、白糖,一起揉勻,煎熟后,兩面黃亮,如黃花梨椅子扶手的包漿,有撲鼻的一股香,那是松花的清香和糯米的軟糯甜香。如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如花間詞派的作品,如情人間的蜜語。我到三門出差,有機會,除了要吃青蟹、小海鮮外,松花餅也是一定要吃的。吃一口,滿嘴都是春天的味道。松花除了用來做松花餅,還可以用在很多糕點上,每到清明、四月八、七月半、冬至,做青團、烏飯麻糍、冬至圓時,都可以撒一些松花粉,做成松花青團、松花麻糍、松花圓子。糕點金黃,有山野清新之氣,都說佛要金裝,各種糕餅上有了金黃的松花粉,色、香、味更好。糕餅兩面覆上嫩黃的松花粉,吃的時候,嘴上會粘上松花粉,就算八九十歲的老人,也像個饞貓,頗為有趣。各地都有用松花粉做的糕點,有一年去云南,吃到云南的松花糕,軟糯香甜,松花與玫瑰的香氣、豆沙的甜美,那么完美地交織在一起,我真是喜歡云南的糕點,跟云南一樣,那么的風花雪月。云南有很多的鮮花糕點,我每次出差去云南,總要帶回一些。云南的松花糕,是以松花粉和紅豆制成的,加了點玫瑰醬,上層金黃,下層醬紫,托在綠色的芭蕉葉上,色彩清麗,像是張浩先生的花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