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虎標本
藍孔雀標本
它是一只白枕鶴,有著標志性的紅色臉頰、灰色尾羽,脖子上未褪盡的黃色絨毛狀羽證明它還是“少年”。它死去多時,依然體態優雅,雙目有神,好像活著一樣。
4月22日是第54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全球主題是“眾生的地球”。在巢湖市夏閣鎮,標本制作師寧永強拉開庫房大門,200多種動物標本安靜無聲。它們已經死去,卻保持最美的姿態,以另一種方式“重生”。
雕鸮標本
白孔雀標本
記得它們曾來過
站在寧永強的庫房里,感覺頗有些魔幻。東北虎、黃麂、羊駝、長頸鹿、獼猴、各種鳥類……觸手可及,前所未有的近。
一只雌性東北虎保持行走的姿態,死亡也沒能帶走百獸之王的強大氣場。兩只黃麂個頭小,眼神卻透著精明。獐大一點,看起來有點呆萌。野豬健碩,兩只長頸鹿占據了視覺制高點。
“把死亡的野生動物整理成它們活著的樣子,供科學研究、科普宣教使用并長久保存,就是標本。”寧永強是土生土長的夏閣鎮人,從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專業畢業后,在幾個大型動物園工作了5年多。上學時在興趣小組學習過制作標本,在動物園工作的時候跟著老師制作標本。“在濟南野生動物園工作的時候,一位領導經常鼓勵我,說制作標本是‘化腐朽為神奇’的職業。”
2003年,他辭了工作,回家鄉開起了工藝標本廠。“覺得干這個事情,有意義。”寧永強告訴記者,近代以來,采集、制作標本一直是人們探索研究自然的重要手段。“達爾文正是通過大量采集標本并對其進行研究,才有了后來的《物種起源》。”“生物學專家對野生動植物進行研究和分類,也離不開大量的標本。”
中國地理生態多樣,生物物種千姿百態,隨著經濟發展和國民科學素質不斷提高,標本在科學研究、科普宣教方面也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
寧永強認為,通過圖片、視頻也可以了解野生動物,但標本的作用仍然無可替代。“白枕鶴什么樣?你可以給孩子們看圖片。但當他們站在白枕鶴標本的面前,它有多大、多高,羽毛什么顏色,腿多纖長,一目了然。”
對于已經滅絕的野生動物來說,標本更是它們曾與人類相遇的證據。億萬物種與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類卻如此驕傲。在寧永強看來,標本還原動物活著的樣子,站在標本面前,更容易讓人對生命產生敬畏。“對世界了解的越多,越會懂得謙虛。”
鬃獅蜥
它們都曾有獨一無二的一生
僅僅定格野生動物活著的樣子,并不是完整的標本。一件完整的、有意義的標本還必須包含產地、年齡、性別、生境、制作時間、制作者等信息。“一只成年雀鷹,去年冬天在巢湖撮鎮被發現,救護未成功后死亡。當它成為標本,就是合肥地區有這一物種分布最直接的佐證。”
曾經活過,每個野生動物標本都有過獨一無二的一生。2022年冬天,一只受傷的白枕鶴在省內某自然保護區被發現并積極救護。因為翅膀折斷,失血過多,最終沒能活下來。
白枕鶴聰明又高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曾出現在古人的詩句中。它們每年冬天從遙遠的北方繁殖地一路遷徙,到長江中下游濕地越冬,路線長達數千公里。生命之旅艱辛壯闊,這只年輕的白枕鶴沒能抵達越冬地,死去時,帶著斷翅和滿身血污。寧永強花了兩天的時間讓它“重生”,斷翅被修復,羽毛光潔蓬松。他把照片發給曾救護白枕鶴的工作人員,對方回復:“真好,又站起來了。”
一只林雕目光兇悍,在庫房里高展雙翅,翼展接近兩米。林雕是極為兇猛而富有攻擊性的森林猛禽,飛行速度快,它活著時,人們很難近距離看清它的樣子。這只林雕也因為意外受傷、沒有救護成功被送來,經過寧永強的手,成為難得一見的猛禽標本。
“野生動物除非生命垂危,不會靠近人類,因此救護難度大,救護成功率低。”寧永強介紹,被救護的野生動物中一部分最終會死亡,其中極少一部分會成為標本。“它們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生態信息,對科學研究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合肥環境越來越好,市民生態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寧永強感受很明顯。去年他收到了好幾只紅角鸮,都是意外受傷沒能救活的。救護失敗固然令人沮喪,但也說明這一物種在合肥地區的種群數量在增加。
羚牛標本
寧永強庫房里的動物標本
專業標本師或組不成一支足球隊
我國對野生動物繁育和利用有著嚴格的規定。2003年開始,國家對陸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開展專用標識管理試點。寧永強制作的野生動物標本不僅有專用封簽,還有“中國野生動物管理專用標識”。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即將于5月1日施行,明確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應當按規定取得和使用專用標識,保證可追溯。
寧永強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在我國,制作野生動物標本的死體主要來源包括:野生動物救護、動物園、人工繁育場。不管怎樣的來源,制作工藝大同小異。制作一件動物標本要經過設計、剝皮、去脂、清洗、制作模型、填充、縫合、定形、整理羽毛、干燥等步驟,花費的時間受動物體型大小、復雜程度等因素影響。最長的一次,他把一只動物園病死的長頸鹿制成標本,皮革處理就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整體完成耗時近一個月。
棕熊標本
梅花鹿標本
真實還原野生動物活著的樣子,是難度最大的部分。標本最終呈現的姿態,要符合動物的習性、年齡、性別等,稍有出入,就容易失真。他花很多時間研究不同野生動物的姿態,制作室的案頭長期放著各種獸類、鳥類圖譜。他制作的猛獸很少有夸張的姿態。“野生動物在野外都非常‘低調’,盡量把自己藏起來。”
一個人面對死去的野生動物,制作標本的過程冷靜而孤獨。寧永強會在腦海中想象動物們活著的樣子,它們怎樣奔跑、飛翔,怎樣駐足停留,像是一場對話。
十多年前,他制作一只董雞標本。制作中,他驚訝地發現,這只成年董雞只有一只翅膀。傷口早已痊愈,應該是很久之前就受傷,卻活了下來。他想象這只涉禽怎樣帶著巨大的傷口覓食,想象它怎樣堅強活下來,肅然起敬。
制作工藝復雜、社會認同感不高、收入不穩定……種種因素導致國內專業長期從事野生動物標本制作的制作師不多。寧永強估計,“大概率組不成一支足球隊”。
雉雞標本
環尾狐猴標本
寵物標本:愛會持續多久?
寧永強制作的動物標本中,還有非常特殊的一類——寵物標本。當朝夕相處的寵物離去,有人找到他,希望讓愛寵永遠留在身邊。
二十多年前,寧永強還在山東工作的時候,一位大學老教授從威海趕來找到他,希望把自己死去的貓咪做成標本。“能看出來,老人對貓咪有很深的感情。專程從威海把貓送來,做好后又趕來取走。”
合肥一位中年女士十幾年前曾找到寧永強,送來了心愛小京巴的遺體。來取標本時,看到小狗曾經活潑的樣子,非常滿意。一位年輕姑娘,送來了自己小貓的遺體。為了讓愛寵的眼神更逼真,姑娘還專門從網上買了義眼送來。
紅腹錦雞標本(左)
東北虎標本
寧永強接待送寵物遺體來的客戶,每次都會反復強調,最終制成的標本可能不會跟他們心中的愛寵一模一樣。“野生動物標本只要符合動物的自然特征,但寵物不同。它們與主人朝夕相處,一舉一動都在主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細節常常很難還原。”
標本幾乎可以永久保存,但愛會持續多久,常常令人困惑。寧永強說,送寵物遺體來的主人們,有一部分最后“爽約”。“悲傷很快會過去,很多人沒幾天就會后悔花錢把寵物做成標本。畢竟做標本的錢可以用來買一只新寵物。”有的寵物標本最后沒人來取。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文 任逸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