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對亳州市雙溝完全中學退休教師龔繼峰來說是個十分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3月17日他即將迎來自己60歲的生日,龔繼峰選擇用無償獻血的特殊方式,來為自己23年的獻血經歷畫上圓滿的句號。
“一想到我的血液能挽救一個生命,就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每每談起無償獻血,龔繼峰都滿臉自豪。
23年,無償獻血143次,4000毫升全血量,253個治療量血小板……無償獻血已經成為龔繼峰的一種習慣,一份不可缺少的堅守。
雖然年齡過了獻血年限,不能再繼續獻血,但龔繼峰依然奔走在志愿服務的路上。
堅持獻血23年
1981年7月從亳州師范學校畢業后,龔繼峰進入亳州市雙溝完全中學,成了一名語文教師。
1999年6月,血庫血液緊缺,龔繼峰牽頭聯系無償獻血車來到學校,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獻血,并組織了20余名教師一同參與。“起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幫助那些需要血液的人。”龔繼峰說。
抱著這個想法,龔繼峰一堅持就是23年。
2010年以前,在亳州市獻血只能獻全血,獻全血兩次之間的間隔不少于6個月。而獻血小板,兩次之間的間隔不少于2周就行了。
2010年2月,市中心血站引進了血小板分離機,可以獻血小板了。少了時間間隔的限制,龔繼峰當即捐獻了一個治療量的血小板,成了亳州市使用血小板分離機獻血第一人,獻血也更積極了。只要市中心血站給龔繼峰打去電話,都會得到積極回應。
對于龔繼峰的做法,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也曾表示不解。龔繼峰總是說:“只要有病人需要,只要自己身體健康,獻點血算得了啥!”
2022年3月15日上午,龔繼峰來到亳州市區魏武廣場愛心獻血屋,進行最后一次血小板捐獻。
當天,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和市紅十字會志愿者為龔繼峰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向他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謝。
愛心沒有止境
雖然無法繼續獻血,但他的愛心并沒有終止。早在2014年,龔繼峰夫婦就共同在亳州市紅十字會簽署了器官捐獻協議。“我和愛人孩子商量了,如果我走了,就把我的器官捐獻給那些所需要的人,這也可以讓自己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以延續。我覺得挺有意義的!”龔繼峰說。
此外,多年來,他還帶動家人、親戚朋友等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
2004年,龔繼峰的愛人尹素芳開始無償獻血,累計獻血20余次,曾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志愿者奉獻獎銅獎。
2015年4月,龔繼峰與志愿者王德志等一起發起成立亳州市無償獻血志愿者協會,龔繼峰任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2019年,該協會更名為亳州市紅十字志愿者協會。
協會成立以來,龔繼峰經常帶領志愿者深入社區、學校、廣場、機關等,為大家宣講獻血、獻造血干細胞、獻人體器官等“三獻”知識。因為是一名語文教師,每次龔繼峰都能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大家在快樂的氛圍中了解到“三獻”知識。
雖然獻血有年限,但奉獻沒有止境。龔繼峰現在是市文明辦招募的一名文明監督員,依然在通過“三獻”知識宣傳和志愿者服務活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