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演唱會舉辦的高峰期,部分群眾因購買演唱會門票被詐騙。購買演唱會門票詐騙,是詐騙分子利用歌迷急切購票的心理,在各類社交平臺或二手交易平臺發布虛假門票信息,以“中介費”“保證金”為由要求事主轉賬匯款實施詐騙。
該類詐騙三個重點環節的特征
一是尋找目標。詐騙分子在二手交易平臺或社交平臺發布虛假演唱會門票信息,通常聲稱“有內部渠道”“含淚低價轉讓”“先付款后出票”“現場交易”等,吸引買主上鉤。
二是虛構交易。詐騙分子要求事主添加微信、QQ或者小眾聊天軟件好友,要求事主發送購票身份信息,收取定金或票款。
三是實施詐騙。詐騙分子有的收到票款后便失聯;有的以“未按要求備注導致購票失敗要退費”、“支付訂單失效或超時、資金被凍結”等為由,讓事主點擊其提供的退費鏈接、掃描二維碼或下載含有屏幕共享、遠程控制等功能的涉詐APP。如事主點擊登錄,騙子誘導事主開啟屏幕共享功能,讓事主填寫銀行卡賬號、密碼、驗證碼,進而盜刷卡內全部資金。
案例
張某在家中瀏覽閑魚APP,發現一售賣演唱會門票的商戶,后商戶讓事主加其QQ,并在QQ中指導事主下載了所謂的“大麥”APP。在“大麥”APP內聊天過程中,商戶客服推送了網絡鏈接,張某點擊鏈接后,網頁跳轉到付款頁面,張某在該付款頁面支付1900元。結果,網頁又跳轉到“中國銀保監會”客服頁面,“中國銀保監會”客服表示付款失敗并要求事主下載“專家寶”會議APP,以解除失敗付款為借口指導事主繼續轉賬28000元。連環操作后,造成事主共計被騙29900元。(來源:公安部刑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