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企業、平臺用工合作企業應當依法為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繳納社保;單位、小區應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上門服務、交通工具臨時停放等提供便利……7月7日下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了《安徽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規定(草案修改稿)》(以下簡稱“《規定(草案修改稿)》”)。
單位、小區應提供交通工具臨時停放等便利
快遞小哥、外賣員、網約車司機、家政服務人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隊伍日益龐大,他們的勞動權益應當被尊重和保障。《規定(草案修改稿)》規定,全社會應當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勞動者的社會氛圍,關心、支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創業創新創造,促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健康成長。
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事件,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依法給予臨時救助。
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快遞、外賣不給進單位、進小區,不讓停車等矛盾焦點,《規定(草案修改稿)》明確,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等應當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上門服務、交通工具臨時停放等提供便利。
不得違法限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多個平臺就業
《規定(草案修改稿)》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工作的領導,建立暢通有效的溝通機制,聽取平臺企業、平臺用工合作企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意見,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
平臺企業、平臺用工合作企業應當依法為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
平臺企業、平臺用工合作企業應當依法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不得違法設置性別、民族、年齡等歧視性條件,不得以繳納保證金、押金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違法限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多個平臺就業。
平臺企業、平臺用工合作企業以及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在制定平臺訂單分配、報酬構成及支付、工作時間、獎懲等相關算法時,應當聽取工會或者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代表的意見建議。
平臺企業、平臺用工合作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申訴機制,暢通線上和線下溝通渠道,及時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申訴進行協商處理。
平臺企業、平臺用工合作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客戶投訴機制,及時對客戶投訴進行調查核實,甄別惡意投訴,客觀公正處理。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