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化機廠小區(qū)的業(yè)主代表黃先生專程來到安徽新亞物業(yè)科技集團總部,將一面繡有“勤勉敬業(yè) 業(yè)主稱贊”的錦旗鄭重地交到常務副總經理吳丹手中。這面錦旗,飽含著業(yè)主們對集團管屬的合肥化機廠、路橋公司、自行車廠等一眾老舊小區(qū)項目經理鐘亮的深深感激,感謝他長期以來堅守崗位、盡職盡責,以充滿溫度的服務守護著大家的家園。
“老舊小區(qū)服務的好與壞,居民臉上的笑容就是最真實的寫照。”自2023年初擔任項目經理以來,鐘亮始終懷揣著“把每件簡單的事情做成不簡單”的服務理念,全身心撲在小區(qū)的服務與管理工作中。他所面對的,是建成時間超過30年的老舊小區(qū),基礎設施老化、設備陳舊不堪,居民投訴不斷,還有那一雙雙白發(fā)老人充滿期待的眼神……面對重重困難,鐘亮沒有絲毫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他帶領服務團隊,從車輛管理、下水管道堵塞、樓面漏水等居民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逐個擊破難題。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用日復一日的努力,改善并提升了居民的居住環(huán)境;用居民臉上洋溢的開心笑容,踐行著一名年輕物業(yè)人的服務追求。
“鐘經理,比我們親人還細心。”在老舊小區(qū),問題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服務不夠細致入微。2024年夏季,合肥遭遇罕見強降雨,和順樓因排污管與市政管網不通,小區(qū)隨時面臨大面積積水的危險。鐘亮在當天早晨收看完天氣預報后,心急如焚,立刻購置了幾臺排水泵,并迅速安排專人24小時輪班值守。整整一周時間,他吃住在辦公室,每天凌晨三點還堅持巡查小區(qū)情況。在他的精心組織下,小區(qū)道路最終未出現(xiàn)嚴重積水,保障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和生活。
一個周末的傍晚,鐘亮剛剛走出小區(qū)大門,一位騎著電動自行車回小區(qū)的業(yè)主回頭喊了一句:“某號樓某家的燈泡壞了。”由于車速較快,鐘亮沒能聽清楚具體的門牌號。但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即返回小區(qū),叫上維修人員一起逐戶詢問。經過一番仔細查找,終于找到了求助人——一位行動不太方便的獨居老人。像更換燈泡、修理水龍頭、修補紗窗這類看似瑣碎的小事,鐘亮不僅要求員工快速響應,而且從不收取一分錢服務費。很多老人被他的細心服務所感動,常常感慨道:“有鐘經理在,我們心里特別踏實。”
“為業(yè)主解急事、解難事、做實事,這是我們物業(yè)人的職責所在。”鐘亮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近兩年來,他帶領團隊完成上門應急服務60余次、成功調解矛盾30余起,化機廠等四個小區(qū)實現(xiàn)了重大投訴清零,居民滿意度高達95%以上。他以啃“硬骨頭”的精神,在老舊小區(qū)這片土地上書寫了一份令人贊嘆的“青春答卷”。
吳海玲 楊陳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許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