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騰飛送冬去,銀蛇曼舞迎春來。1月3日,安徽博物院發布全年重點展覽,圓明園獸首和長沙馬王堆漢墓精品文物都將在今年走進安博,與安徽觀眾見面。農歷新年即將來臨,安徽博物院還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陪伴市民歡喜過大年。
圓明園獸首6月到安徽
春節期間,安徽博物院新展異彩紛呈,“天下中都—明洪武時期精品文物展”“自強不息 美育報國—中國留法藝術學會的歲月長歌”“鐵筆仙書—潘學固書法篆刻作品展”“大唐盛世—法門珍寶唐代文物精品特展”“黃山山中人—黃賓虹藝術與文獻展”“新安畫派繪畫精品展”“《永遠的盛唐》XR沉浸式體驗展”等,將為觀眾展示多元化的中華文化。
新的一年,安徽博物院還將推出“潘玉良藝術作品展”“大美黃山—黃山古今繪畫特展”“盛世回歸—圓明園獸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大漆一長三角漆器藝術與文化特展”“物華朝輝—中國古代金銀器的文化密碼”“永生奇跡—長沙馬王堆漢墓精品展”等十余個不同主題的高質量展覽。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博物院了解到,“盛世回歸—圓明園獸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展覽時間為今年6月24日至8月底,由安徽博物院、保利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分為“聚首盛世”“吉金耀采”“妙相重光”三大篇章,將展出來自保利藝術博物館的80余件珍貴文物,其中包括2000年回歸的牛首、虎首和猴首原件,2003年回歸的豬首原件以及馬首、鼠首、兔首等3尊獸首仿制件。
圓明園獸首本是圓明園海晏堂前十二生肖獸首水力鐘的主要構件,是清盛期中西方文化交融及高超工藝技術的代表,也是無數珍貴文物回歸故土經歷的縮影。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博物院了解到,此次特展除了圓明園獸首,還將展覽商周青銅器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青州地區佛教造像等眾多海外回流文物。
同樣備受關注的“永生奇跡—長沙馬王堆漢墓精品展”將于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3月8日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館五樓展出。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是20世紀世界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也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此次展覽以馬王堆漢墓中轪侯家族的隨葬器物為切入點,通過文物精品為觀眾展開一幅西漢初期的貴族生活圖卷。
春節來看安徽“國寶級蛇文物”
“靈蛇獻瑞一一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聯展”也將在春節前夕與安徽觀眾見面。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博物院了解到,此次生肖展將在安徽博物館蜀山館、廬陽館以及全省16個地市博物館同步推出,來自全國各地的“蛇文物”將以圖片形式齊聚安徽。展覽分為“幽幽蛇影”“騰蛇乘霧”“蛇舞豐年”三部分,主要介紹自然界中的蛇,文物上的蛇,民俗文化中的蛇,將展出百余幅有蛇元素的藏品圖片。
漆彩繪云氣紋朱雀攫蛇豆
安徽有哪些“蛇文物”?安徽博物院副院長鄭道春介紹,安徽博物院收藏有多件含有蛇元素的精品文物。其中,江淮擷珍展廳正在展出的戰國“漆彩繪云氣紋朱雀攫蛇豆”是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出土自天長市安樂鎮蘇橋村。雀爪攫蛇的器形,巧妙利用蛇曲身盤蜷之狀制成漆豆底座。
展翅攫蛇鷹
另一件戰國“展翅攫蛇鷹”也是國家一級文物,出土自壽縣朱家集楚王墓。鷹立于一平板之上,鷹首前伸,展翅,雙爪抓住一首尾翅起的雙身蛇,生動寫實。“鳥蛇相斗的題材,戰國較為多見。關于該器的造型立意,有研究者認為雄鷹是楚王爭霸的象征。”
豐富新年活動陪市民過節
博物館里過大年,今年一樣很精彩。2025年春節期間,安徽博物院聚焦春節文化、非遺文化,策劃推出“巳巳如意 福啟新春”“新春智趣闖天關”等活動,設置趣味投壺、五子棋對弈、套圈比賽等環節,通關者可參與非遺漆扇制作、拓印技藝展示等非遺手工體驗項目,帶觀眾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
另外,“研學工坊一福運金飾樂翻搖”“非遺茶藝展演“博物館奇遇記:AR新春之旅”等特色體驗活動,“安博研學游—從一座地宮出發·遇見盛世中華”研學活動,陪觀眾在博物館度過一個有新意、有創意、更具時尚范的文化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安徽博物院還將推出“博物館里鬧元宵”系列活動,市民可以現場參與猜燈謎、古詩對弈和成語數獨互動挑戰,還能欣賞舞龍、舞獅、川劇變臉、美猴王等傳統節目表演。
豐富多彩的博物館文創近年來熱度不斷。安徽博物院院長雷修佛介紹,2024年安徽博物院全年研發文創新品455款,文創收入1500萬元,同比增長124.8%。2025年,安徽博物院將繼續加大文創新品研發力度,讓文化觸手可及,文創收入計劃突破3000萬元。
今年安博將推出哪些新品文創?春節期間就有不少。2025年春節期間,安徽博物院將推出“滿眼皆是祥瑞”“徽常有趣”“舌尖上的安博”系列等40余款文創新品。蜀山館一樓刻劃符號·安博咖啡廳將推出文創3D拉花咖啡、“出人頭地”文創車輪餅、楚大鼎鹵蛋、武士俑心跳巧克力等一系列新品,讓觀眾品嘗文化的味道。蜀山館三樓安博印社將推出新安畫派系列、祥瑞紅包系列、館藏青銅器系列等40個新款印章,讓觀眾在新年收獲超滿足的蓋章打卡體驗。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