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祁門縣獲悉,日前,安徽師范大學、黃山市林業局、祁門縣林業局及祁門縣科學技術協會專家組一行,針對“國寶”中華秋沙鴨在祁門縣閶江流域越冬的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調查。
數據顯示,記錄到44只中華秋沙鴨在閶江流域現身,這是中華秋沙鴨連續3年到祁門縣越冬,同時也是記錄到數量最多的一次。中華秋沙鴨享有“鳥中大熊貓”“鳥類活化石”的美譽,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
(劉軍權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
12月30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祁門縣獲悉,日前,安徽師范大學、黃山市林業局、祁門縣林業局及祁門縣科學技術協會專家組一行,針對“國寶”中華秋沙鴨在祁門縣閶江流域越冬的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調查。
數據顯示,記錄到44只中華秋沙鴨在閶江流域現身,這是中華秋沙鴨連續3年到祁門縣越冬,同時也是記錄到數量最多的一次。中華秋沙鴨享有“鳥中大熊貓”“鳥類活化石”的美譽,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
(劉軍權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