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淮南市田家庵區人民法院泉山法庭庭長,郝榮琦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注重法律理論與審判實踐相結合,履行法官職責,在審判“第一線”上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天平”的含義。她始終秉承案結事了導向,將調解貫穿審判全過程,推動糾紛實質性化解,多年來總結出“傾聽、共情、疏通和化解”的調解“四步走”工作方法。
在普法過程中調處疑難糾紛
自2012年進入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人民法院,郝榮琦先后擔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泉山法庭庭長等職務。
田家庵區是淮南市主城區,泉山法庭作為城區法庭,主辦集體訴訟案件。郝榮琦主要審理集團訴訟、醫療損害、繼承、房屋租賃、不當得利等類型案件。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她深刻認識到當事人到法院來不是走程序的,實質性化解矛盾、解決問題才是群眾的根本訴求。她將調解貫穿審判全過程,推動糾紛實質性化解。
在審理一起時間跨度長的疑難醫療損害案件中,針對當事人溝通難度大的情況,為不影響其他案件的正常辦理進度,郝榮琦每次接待當事人都安排在下班以后,一盞燈、一杯水,耐心真誠地傾聽,使原告放下了戒備,建立起順暢溝通的橋梁,經反復溝通、調解,雙方達成和解,一起疑難醫療損害案件圓滿辦結。
針對集團訴訟案件當事人多、涉及面廣、矛盾復雜等特點,郝榮琦總結形成了“五抓五著力”的工作方法。近年來,她共化解30余批集團訴訟案件。
在處理一批業主起訴房地產開發公司要求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的案件中,她從雙方最關注的利益切入點做工作,耐心細致答疑解惑,打開調解突破口,抓住時機,并把心理學的方法引入調解工作,按照業主名單逐個電話摸排走訪,從普法宣傳引入,解答業主疑問,結合案件事實從實質性化解矛盾的方向彌合雙方分歧,最終該批案件僅判決3件,調撤率達95%。
“法官在調解過程中,要像設計師一樣,個性化制定調解方案,滿足當事人需求。”郝榮琦說道。
溫情調解室暖了大家心
田家庵區法院推行審判團隊專業化辦案以來,家事繼承糾紛案件一直由泉山法庭辦理。為了能更好地處理家事糾紛,郝榮琦在泉山法庭創設了溫情調解室。在她看來,一個好環境會讓當事人有好心情。
溫情調解室內,一塊扇子形狀的牌匾上面印著:調解千家事,溫暖萬人心。調解桌上擺放著幾盆綠植,使調解室顯得溫暖溫馨。“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務事的確不好判。”郝榮琦說,如何細致地了解案涉家庭的情況,端平這碗水,這很考驗法官的耐心、細心、真心。
作為民事法官,郝榮琦堅持把老百姓的難事當自己的家事來辦,以“如我在訴”的要求做好司法審判工作,用心用情辦好每一件“小案”,在案結事了人和中彰顯人文關懷,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和社會期許。
在審理繼承家事案件時,她常把仁愛之心融入辦案中,盡力修復家庭成員關系,創設“分層遞進調解法”,該類案件調撤率達88%以上。
她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奮戰辦案一線,2024年春節前夕,連日大雪、道路結冰,考慮當事人年逾八旬,出行不便,郝榮琦冒著大雪,采用“驅車+徒步”的方式趕到老人家中,為老人上門開展調解服務,她聚焦矛盾點,深入淺出釋法明理,最終使得老人與子女間的矛盾得以化解。
在審理案件過程中,郝榮琦以發生在群眾身邊常見的、具有示范引領性案件為著力點,延伸司法職能,發出“靶向式”司法建議,將案件審理和普法教育、社會治理相結合。
為充分考慮群眾的司法需求,她所在的泉山法庭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常常夜幕降臨,法庭卻燈火通明,郝榮琦以實際行動用心、貼心、盡心解決好群眾在訴訟中的急難愁盼問題。
郝榮琦還帶領庭內工作人員在人流量密集的商場、小區、集市加強普法宣傳,用心用情解答群眾法律問題,積極開展進企送法活動并擔任多所學校的法治副校長。
因為工作中的出色表現,郝榮琦曾被授予“全國法院辦案標兵”榮譽稱號。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