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全國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工作正式啟動,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將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親屬繳納居民醫保和報銷醫療費用。記者從省醫保局獲悉,11月底,淮南市“醫保錢包”功能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正式上線。這標志著該市參保職工醫保個賬共濟打破地域限制,“家庭共享”模式再升級。
可共濟可消費,淮南“醫保錢包”功能率先上線
據了解,淮南市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可以通過“醫保錢包”功能直接將資金共濟給家人使用。共濟家人使用“醫保錢包”資金,將不受就醫地范圍限制,也不需要再進行異地就醫備案。對于有家人在外地學習生活的家庭來說,將更加便捷。
什么是醫保錢包?醫保錢包是指醫保部門為加強醫保個人賬戶資金流動,為參保人開設的醫保錢包,用于醫保共濟、各類醫療費用結算、醫保繳費等場景。參保人通過開立個人“醫保錢包”實現近親屬之間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跨省”共濟互轉使用功能。
醫保錢包能干什么?醫保錢包最重要的功能有兩個,一個是共濟,一個是消費。共濟就是共濟人(開通醫保錢包的參保人)可以將其個人賬戶或者醫保錢包中的資金轉至配偶、父母、子女等近親屬成員的醫保錢包中。消費就是醫保錢包持有人使用醫保錢包中的資金支付醫藥費用、醫保繳費(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一鍵式開通“醫保錢包”,參保群眾享受醫保共濟政策更便捷
擁有個人賬戶的參保人,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就能開立醫保錢包,錢包開通后在手機上就能將個人賬戶的資金轉給同樣開通過醫保錢包的近親屬。無論是在醫院就醫還是藥店購藥,醫保錢包都能幫你支付醫療費用結算中的個人支付的部分,讓參保人個人賬戶使用得更加靈活、便捷。
醫保錢包怎么用?登錄“國家醫保”app,點擊“醫保錢包”功能頁面,參保人員即可一鍵式開通“醫保錢包”,并通過個人賬戶對共濟人員進行錢包轉賬。同時,共濟人員也可以通過“醫保錢包”支付醫療費用,參保群眾享受醫保共濟政策將更加便利便捷。
醫保錢包具體使用流程為:在手機應用商店中下載“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登錄后,首頁點擊進入“醫保錢包”專區;點擊“確認使用錢包”;選擇使用地,填寫綁定的手機號,點擊“立即確認使用”。完成以上操作后,就可以使用醫保錢包了。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醫保錢包”,需要共濟人和被共濟人的統籌區均開通了“醫保錢包”功能,才能進行轉賬。打開“醫保錢包”可查詢您親人所在的城市是否開通該功能,全國其他城市區域也將陸續開通運行。
加快實現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
據介紹,當前國家醫保局正深入推進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改革,加快實現個人賬戶共濟范圍三個擴大,即從市內擴大到省內、從直系親屬擴大到近親屬、從省內擴大到全國跨省。
我國職工醫保參保人設有醫保個人賬戶,繳納的保費會有一定比例劃入個人賬戶,原來只能由職工本人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就醫購藥時個人負擔的費用等。2021年,國辦印發文件,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從職工本人,擴大到其參加基本醫保的“配偶、父母、子女”,開啟了我們所說的家庭共濟。
今年7月,國辦再次印發文件,進一步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親屬的范圍由“配偶、父母、子女”,擴大至其參加基本醫保的“近親屬”。除了支付家庭成員的醫藥費用,家庭共濟賬戶還可以用于繳納城鄉居民參保費用。
目前,已有9個省份的31個統籌區能夠進行個人賬戶的跨省共濟。全國所有省份已實現個人賬戶省內共濟,23個省份實現“近親屬”共濟。國家醫保局表示,計劃用一到兩年時間全面實現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