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我省近年來持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已累計改造完成老舊小區7496個,惠及196萬戶居民。
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老舊小區改造政策(到“十四五”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結合實際制定相關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推進機制,持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改造完成老舊小區7496個,惠及196萬戶居民,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為“為民、便民、安民”的民心工程。
與此同時,我省積極落實老舊小區改造“三大革命”(樓道革命、環境革命、管理革命)要求,對“基礎類”改造內容實行應改盡改,累計更新、消除有隱患的水、電、氣、熱等管線管道7000多公里,修繕建筑物公共部位,實施建筑節能改造,解決了一大批房屋漏水、外墻保溫等“急難愁盼”問題。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不斷做好“完善類”“提升類”改造內容,側重改造小區及其周邊的綠化、照明等環境,推進適老化和適兒化改造,增設無障礙設施、休閑修身和公共服務設施,豐富社區服務供給,累計加裝電梯約2000部。
除了進行改造建設,我省還積極引入專業物業公司為納入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提供長效運營服務。同時,省住建廳強化黨建引領物業,指導各地結合改造同步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社居委配合、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等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的工作體系。引導居民協商確定改造后的小區管理模式、管理規約及業主議事規則,共同維護改造成果。及時組織對已改造小區“回頭看”,有針對性解決改造中出現的問題。健全老舊小區房屋維修資金歸集、使用、續籌機制,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到老舊小區改造、增設充電樁、加裝電梯、后期運營管理等方面。
針對部分省人大代表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閉會期間提出的《關于老舊小區改造的建議》,省住建廳近日給予回復,將指導各市住房城鄉建設(房管)部門,督促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責任主體落實質量責任,同時強化竣工驗收管理,嚴把質量關。
下一步,省住建廳將督促各市住房城鄉建設(房管)部門加大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巡查力度,加大對施工關鍵部位和隱蔽工程等關鍵工序的抽查抽測頻率,對施工單位存在未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擅自修改工程設計、偷工減料等行為的,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對責任單位進行處罰,對發生嚴重工程質量問題和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理。省住建廳要求建設單位重點核實主要建材、構配件和設備進場試驗報告,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等資料,以及改造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完成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及時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并邀請社區、居民等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竣工驗收,充分聽取居民意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對建設單位在竣工驗收過程中有違反國家有關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規定行為的,不予驗收備案,防止不合格改造工程交付使用。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建設工程檔案管理的規定,督促建設單位及時收集、整理建設項目各環節的文件資料,并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及時移交建設項目檔案。(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