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派鎮新華社區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網格化治理為載體,踐行“小網格、微服務、精管理、大格局”的服務理念,以網格為切入點,整合社會治理資源,提升社會治理成效,為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注入新動力。
“面對面”服務。新華社區共15個網格,“一格一員”配備一名網格員。組建“1+1+1”1名網格長+1名網格員+1名樓棟長隊伍,網格員通過每天走訪、巡查,收集社情民意,與居民面對面溝通,及時了解居民需求。及時排查小區商鋪環境問題、安全隱患、鄰里糾紛等事項,并對發現的問題通過智慧肥西吹哨上報,做到對轄區各類人群、各類事件底數清、情況明。網格員建立特殊人群臺賬,定期對特殊困難老年人、殘疾人、低保戶等特殊人群進行探訪。并通過發掘小區有技術有手藝人員、發動志愿者力量、動員在職黨員與退休黨員、組織“五老人員”參與等方式,提升網格隊伍能力。實現社會治理網格全域覆蓋、力量統一調配,打好網格化治理的堅實基礎。
“精細化”服務。針對治理難題,采取不同方式逐個擊破。轄區內不同小區因地制宜開展提升改造,沒有物業的“三無小區”引導居民開展小區協商共治,為提供便民服務、美化小區環境,形成了有效的交流機制,解決了牽牛巷機動車停車、三圓小區燃氣開通等難題。針對有物業公司的小區建立“紅色物業”模式,定期召開“協商議事會”,共商共議居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社區書記紅色物業周六接待日活動,架起紅色物業與群眾的“溝通橋梁”,有效拓寬群眾反映問題渠道,形成組織共建、資源共享、實事共做的黨建格局,凝聚黨群同心的強大合力。截至目前,已解決縣政府大院小區樓頂廢棄太陽能拆除、水晶城17號樓外墻脫落事宜,水晶城小區非機動車停車難充電難等問題。
“高標準”服務。一是提升硬件設施夯實服務基礎,打造群眾家門口的便民服務點,實現“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立紅色驛站“歇歇腳”,為外賣、快遞小哥提供手機充電、夏季乘涼、藥品等服務。二是科技賦能提升治理水平,推動“靈西”小程序廣泛應用,居民可通過“靈西”微信小程序、 智慧物業實時上報身邊的城市管理問題,構建“數字防線+技術防線”為一體的全方位基層治理防線。三是“一站式”服務。推行黨群服務中心“全崗通”工作方法,實現政策咨詢、黨務辦理、政務服務等事項“一站式”辦理,用心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切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以提升滿意度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朱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