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蕪湖市民蘇民生一大早趕到宣城市涇縣黃村鎮衛生院中醫館就診。“我身患重癥,差點要放棄了,算是慕名而來。以前連走路都走不動,現在可以騎騎自行車了。”蘇民生告訴記者,“去年5月來找黃院長看病之后,身體狀況越來越穩定。”
蘇民生口中的黃院長,是黃村鎮衛生院副院長黃希松。每天一大早,黃希松來到鎮衛生院工作,一天要接診近百名患者。
從1987年成為一名鄉村醫生開始,年近六旬的黃希松行醫了37年。出身農家的他高中畢業后,參加了縣里招聘鄉村醫務人員的考試,被分配到全縣條件最艱苦、最偏遠的桃嶺村。2003年,黃希松在多次考核考評中脫穎而出,被調至黃村鎮衛生院工作。2006年,他又因工作出色,擔任黃村鎮衛生院副院長。
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黃希松逐漸摸索出六味湯加減方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醫調理方法,還形成中醫治療疑難雜癥的專長。30余年來,他已接診病人累計超10萬人次,全國各地的患者送來的錦旗有200多面。他先后獲得“安徽好人”、安徽省第一屆“徽鄉名醫”、“中國好人”、中國好醫生、第八屆安徽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今年3月,黃希松了解到涇縣幾名學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后,立即決定將其獲得的第八屆安徽省道德模范獎金全部捐出,用以回饋社會、愛心助學。
“銘于心,踐于行。我要進一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恪守中醫的初心與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黃希松說。(記者 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