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該市市區7宗地塊出讓信息。其中,合肥市瑤海區3宗地塊明確須按立體生態住宅規劃建設要求建設,為該市首次出現第四代住宅建設用地。
當天,《合肥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公告》共公告7宗市區純居住用地地塊出讓信息,合肥市包河區1宗、瑤海區3宗、高新區1宗、經開區2宗。這些地塊面積最大144.8063畝,位于合肥經開區芙蓉路以西、軒轅路以南。其余地塊面積30畝~80畝不等。
在7宗地塊中,合肥市瑤海區3宗地塊十分特殊,為今年該區出讓土地編號前三的地塊。瑤海區YH202401號地塊位于合肥市新安江路以南,黃栗樹路以西,面積80.31畝,起拍價785萬元/畝;瑤海區YH202402號地塊位于合肥市西澗路以南,東風大道以西,面積75.84畝,起拍價790萬元/畝;瑤海區YH202403號地塊位于合肥市西澗路以南,黃栗樹路以西,面積69.82畝,起拍價780萬元/畝。出讓文件要求,3宗地塊競得人須按照《關于開展立體生態住宅規劃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建設立體生態住宅(俗稱“第四代住宅”)。條款由合肥市瑤海區政府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前,與競得人簽訂監管履約協議予以監管,并由瑤海區政府負責監督落實。競得人可在簽訂出讓合同后30日內付清全部土地成交價款,也可分期付款。如分期付款,競得人須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30日內付至土地出讓金總額的50%,3個月內付清余款。競得人須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后8個月內開工建設,2年內竣工(結構封頂)。從起拍價上看,這3宗地塊價格均明顯低于其他4宗地塊(起拍價均在1000萬元/畝以上)。
此外,27日合肥市的土地出讓公告還明確,所有地塊競得人在實施建設項目規劃建設和運營改造時,須嚴格執行201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合肥市綠色建筑發展條例》規定,以及地塊規劃設計條件中明確的綠色建筑等級以及技術指標要求。此款由地塊所在地政府(或開發區管委會)會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監督落實。
競得人須按規劃設計條件和批準的規劃方案要求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和設施,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和設施應當設置在三層以下,并在建筑一層設置獨立的出入口、電梯和無障礙坡道,方便老年人出入和活動,滿足通風和日照等條件。競得人須按規劃設計條件和批準的規劃方案要求建設文體活動室及室外文體活動場地,并充分利用地塊內空間資源,嵌入式布置體育運動設施和場地。
商品住宅銷售方面,出讓公告明確,市區居住和商住地塊,對于未列入容積率計算的地下部分不得作為住宅面積對外銷售。項目內所建居住房屋辦理預售時,不得拒絕公積金貸款購房。經營性住宅用地全面實行“交房即發證”。
據悉,上述7宗地塊拍賣時間暫定6月27日。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