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寺院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第一眼看到的往往是彌勒佛,笑臉迎客,他的對面則是嚴肅的韋陀。據說很久以前,他們是各自掌管不同寺院的。
彌勒佛一天到晚笑口常開,快快樂樂,去他寺院的人當然很多,可惜他丟三落四,什么都不在乎,根本不會管理財務,他的寺院總是入不敷出。韋陀呢,雖是個管賬好手,但他成天陰冷著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以至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時,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安排到同一寺里,彌勒佛負責攻關,笑迎善男信女,香火大盛。韋陀負責管理財物,他鐵面無私,錙銖必較,把寺院管理得紅紅火火。
在佛祖眼里,誰都不會一無是處。換一種位置,換一個角度,灰暗的頑石也許會發出光來。
我們也要大度讀人。
一片綠蔭,難免會帶來一地陰影。就算把人打磨成光滑圓潤的八面體,也只有面向太陽的那一面才能發出光明。面對家人朋友同事以及蕓蕓眾生,如果總是吹毛求疵,盯著別人的缺點,看人家時眼光吊到額頭上,怎么看都是別人沒有自己高明,看自己卻是從腳跟看到發梢,越看越高。這種人,自己活得累不說,別人和他在一起也不快樂。
把眼光吊到額頭自我感覺良好的,有時也會碰到冤家對頭,眼光與眼光交鋒,忌妒與忌妒開戰……人群里有了這些明里暗里相互斗法的人,就會劍拔弩張,充滿火藥味,讓人無法安寧。
別像一只斗架的公雞,陷在自以為是的泥淖里苦苦折騰。
卸下心的負累,在灑滿月光的石階前,放下爭勇斗狠的機心,陪伴一株草回味四季的斑斕與虛無。就像所有的草都會開花一樣,每個人都會有開花的十年,誰都不會一無是處。
彌勒佛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笑臉,怎么看都好像是缺點,佛祖的眼里卻是長處。韋陀錙銖必較,同樣,在佛祖的眼里也是長處。
沒有絕對的十全十美,也沒有絕對的一無是處,無論我們多么弱小,總有一項長處,是可以讓我們領先愛情、職場以及整個人生的。
(關成春)